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新余市“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工作指導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3年2月11日
(主動公開)
新余市“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工作指導意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美化城區環境、創新社會治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江西省城市綠化管理辦法》《新余市城市管理條例》《新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全面建設“六個江西”奮斗目標,按照“創新管理、美化城市”要求,為“愛我工小美、五年更輝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民生城市提供良好的城市環境。
二、工作目標
采用“政府引導、街道支持、社區主導、居民參與”的方式,充分利用“已征待建”、“已征待供”、“拆遷類”(以下簡稱“三類地塊”)等閑置地,以注重自然生態為原則,通過合理規劃,建設與城市面貌相匹配的“小美蔬菜公園”,在實行城市美化綠化的同時,讓基層群眾特別是城區困難群眾受益。2023年,引導4000戶左右居民參與“小美蔬菜公園”建設。
三、實施步驟
(一)調查摸底。街道辦要統籌安排,由社區(管理處)負責全面摸底。
1.摸排城區困難群眾情況。以街道為單位,統計轄區城區困難群眾情況(含總戶數、有種植能力及需求戶數、家庭基本情況等),采取面對面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其想法和需求。
2.摸排“三類地塊”情況。以街道為單位,摸清轄區內“三類地塊”的總數量、地理位置、當前使用狀態等,掌握土地性質及權屬,建立用地檔案。原則上兩年以上不納入規劃建設的“三類地塊”,用于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安排專業部門及人員測量面積。
(二)規劃設計。各縣(區)政府、管委會統籌,在前期充分掌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選取群眾基礎好的社區(城中村),開展試點。社區可通過微信、張貼條幅等形式,廣泛宣傳,尋找挖掘包括擅長種植、設計等的專業“小能手”,結合聘請專業人員,成立“小美蔬菜公園”籌備組,結合社區文化和地域元素形成規劃設計圖,因地制宜根據地形地貌合理規劃種植單元(參考每個種植單元0.5至0.7分地)。
(三)清理違規菜地。對違規菜地進行全面清理,特別是工具棚、儲糞池等設施要拆除并清理干凈,對禁止種菜的地段采取復綠、硬化、圍擋等方式進行規范、美化。(違規菜地范疇:公園、廣場、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城市河道管理范圍內、行洪河道內;主次干道兩側及其它公共區域;居民小區及單位庭院等。)
(四)建設實施。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按照規劃設計圖,對擬建設菜地開展建設,拆除違規墻體、清運垃圾、平整土地、規劃區域、安放柵欄、設置種植單元,打造成整潔有序的“小美蔬菜公園”。建設完成后,組織城區困難群眾每戶免費認領一個種植單元,家庭主要成員簽訂認領責任書、《小美蔬菜公園租賃管理協議》。為每戶種植戶制定標示牌,注明身份信息等內容。在充分滿足城區困難群眾種菜需求的情況下,尚有剩余的,由街道和社區討論商定社會化運作方式、租金額度,以適當方式出租給居住在社區且有種植需求的居民。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工作是提升城市品質、創新社會治理的一項重點工作,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落實“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工作的主體責任,要成立專項工作組,制定簡單易操作、公開、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方案,確定一名聯絡員并市城管局。
(二)切實抓好落實。一要加強宣傳教育。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以“雙創”為契機,通過向居民發放宣傳冊、上門走訪等形式勸導居民不得在居民樓旁、河道旁、綠化帶等地違規種菜。同時大力宣傳“小美蔬菜公園”,疏堵結合,逐步規范居民種菜行為。二要統籌兼顧城區困難群眾種菜需求。統計摸清轄區城區困難群眾的戶數、勞動能力、種菜需求等信息,對無種菜能力及無種菜需求的,鼓勵出租給其他有種菜需求的基層群眾,最大化地讓城區困難群眾受益。三要強化政策引領。引導、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小美蔬菜公園”管理,監督菜地規范使用。建立考評機制,對管理效果突出的種植戶在下一輪優先考慮分配菜地。
(三)嚴格管理制度。制訂小美蔬菜公園管理制度,規范菜園管理秩序,逐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規范、自我約束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要妥善處理好矛盾糾紛,包括菜地分配,收回等問題。
所有種菜人員在種菜過程中,遵循“五要五不要”:1.要固定地方擺放種菜工具,不要違規搭建工具棚或挖糞坑;2.要保持所屬菜地范圍內干凈整潔,不要亂堆亂放亂掛雜物;3.要提倡使用有機肥料,發酵后的廚余垃圾(果核、果皮)進行澆灌,不要使用化肥、農家肥及違禁農藥、避免污染環境;4.要種植法律允許范圍內農作物,不要種植高度超過1.6米的農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甘蔗等),不要種植有毒有害作物;5.要在本人所屬菜地范圍內種植,不超越分界線種植。若因城市建設、公共利益及政府需要收回時,必須無條件配合收回。
(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對居民樓旁、河道旁、綠化帶等地違規種菜行為要進行全面管控,同時加強對“小美蔬菜公園”的日常管理,并根據試點菜園的實施情況,適時擴大“小美蔬菜公園”數量和范圍。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將適時對工作情況進行督導,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城鄉環境整治考核內容,對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并積累典型經驗者,給予加分;對未能完成者予以通報批評、扣分。
附:新余市支持“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十條措施
附件
新余市支持“美化城區環境、建設小美蔬菜公園”十條措施
一、優先種植人員:脫貧解困群眾、有種菜需求的基層群眾。
二、種植范圍:在合法合規及不影響城市風貌的前提下,利用“已征待建”、“已征待供”、“拆遷類”等閑置地,結合實際,合理劃定。
三、調劑分配:如規范菜地無法滿足城鎮脫貧群眾的需求,在街道范圍內的小區之間的調劑,或者跨街道、跨區(管委會)調劑分配。
四、提供技術支持:對蔬菜種植進行技術指導,規范農藥使用、免費提供化肥。支持“小美蔬菜公園”給排水配套設施建設,最大限度降低洪災、干旱造成的損失。
五、倡導科學種植:鼓勵居民合理利用有機肥、生物防治除草除蟲、科學合理的水土保持等,保證蔬菜的綠色生態,潛移默化地提高居民的生態和環保意識。
六、鼓勵產出分享:在保障種植者合理收益的前提下,通過社會化運作模式出租土地資金按比例歸入社區基金,用于開展資助社區公益慈善項目,也可以將資金直接贈予社區內的沒有勞動能力的城鎮脫貧群眾,最大化地讓城鎮脫貧群眾受益。
七、全方位開展執法監督:多部門聯合規范整治“三類”違規搭建、亂扔垃圾、焚燒雜草、亂堆亂放等,充分利用12345熱線、新聞媒體、門戶網站等多種途徑受理群眾投訴舉報,依法查處違法案件,有效維護“小美蔬菜公園”種植、運營秩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八、加強經費保障: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全面落實所清理地段的復綠、硬化、圍擋等經費,保障土地平整、規劃等經費。
九、建立退出機制:建立準入、退出機制,對發現三次以上亂扔垃圾、焚燒雜草、亂堆亂放雜物等行為,或者被行政執法部門處罰而拒不改者,社區有權責令其退出。
十、加強管理:強化居民自治,暢通民主監督渠道,引導、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小美蔬菜公園”管理,監督菜地規范使用。建立考評機制,對管理效果突出的種植戶在下一輪優先考慮分配菜地。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