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督查就沒有落實,沒有督查就沒有深化?!闭\然,督查的生命力在于推動工作落實,否則,督查的次數再頻,發現的問題再多,到頭來矛盾沒化解,工作沒推動,目標沒達成,一切還是徒勞。落實是決策的生命線,不抓落實,再好的決策也是一紙空文,督查是落實的保障線,只有不斷提高督查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權威性,才能真正讓決策落地見效。然而,在督查工作中發現,少數單位政治站位不高,工作主動性不強,在落實上打折扣、搞變通。
一是手里沒招不會落實。一些單位和干部,事前準備不充分,功課沒做足,功夫下得不深,遇到問題兩眼一抹黑,要不回避問題繞道走,要不干脆停下來不走。尤其是當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本領恐慌意識不強,“官老爺”本色不改,習慣吃“老本”,知識更新不及時、不主動,面對一些難題或是突發緊急事件時,初時要么毫不在意、態度輕慢,后來或者慌亂失措或者只知回避,導致事件激化失控最終“引火燒身”。比如在一些項目建設中,責任領導連基本的項目招投標程序都不甚明了,只知一味地等,出了問題要不指責下屬不盡心,要不反映其他部門不配合,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導致項目建設無法推進。
二是眼中沒活不愿落實。現實工作中,一些干部認領任務時干脆爽利,推動落實時卻拖拖拉拉,工作浮于表面、按部就班,不推不動,一推一動,甚至推而不動,“拖懶散”、“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缺乏創新、因循守舊,每天滿足于機械重復地工作,還有的稍遇到問題就按住不動,心想“拖一陣是一陣”,這種不愿主動作為的根子還是在于思想上,習慣于“接命令”“被安排”,沒有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實施步驟不清、實現路徑不明,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工作推動緩慢滯后。比如,省委巡視整改工作,一項工作同樣都是配合單位,有些單位提前介入,積極參與,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有些單位半天進入不了角色,工作都快接近尾聲了,自己還在原地磨磨蹭蹭,不僅自己負責的部分任務沒完成,還拖了大家的后腿。
三是肩上沒責不想落實。知責盡責,不僅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作為,少數干部事業心責任感缺失,有的背離權責統一要求,崗位責任虛化淡化弱化,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有的不是把責任刻在心上,而是處處從私利出發,只想有位不想有為;有的敷衍塞責、疲于應對,工作不盡心盡力,只求保平安不出事;有的害怕擔責,為了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一出差錯就找客觀原因,一有問題就撇清責任,凡此種種,都是因為鞭子沒有抽到身上不覺得痛,責任沒有壓到肩上不想使力。比如,村民建房問題,根據機構改革要求,相關職能已經從自然資源部門轉到農業農村部門,但是村民建房申請時,經常出現自然資源部門不能受理,農業農村部門不會受理,導致村民兩頭跑,兩頭都無法解決,雖然業務已經明確,但責任沒有約束的威力,工作還是推動不下去。
四是頭頂沒戒不真落實。干工作最忌做虛功、出虛招,如果說落實的快慢還是水平能力的問題,那落實的真假就是態度作風的問題了,從督查的實際情況來看,有的好作“虛文”,寧可在匯報稿上字斟句酌,也不愿意深入實地解決問題;有的好張“虛勢”,大事小事都搞儀式、做動員,責任狀滿天飛,發布會月月開,表面上搞得轟轟烈烈,實際工作效果卻鮮有人聞;有的單位好求“虛效”,剛剛接到工作任務就琢磨怎么撰寫工作報告,剛剛進行工作部署就著手總結經驗。凡此“紙上落實”,皆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這樣的虛假落實比不落實還要可怕?!靶闹杏薪?行有所止”,這個“戒”,就是條令條例、法規制度。這些法規,都是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視這些戒令的所在就會行為失矩,要想問落實之效更是不可能了。
針對上述問題,督查就要見招拆招,盯住關鍵環節,切實通過有效手段解決不會落實、不快落實、不想落實和不真落實等一系列問題,實現辦理一件,受益一片。
一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不會落實的困擾。督查不是萬能靈藥,不能包治百病,這里的解決困擾不是手把手教導如何完成工作,而是強化溝通對接,發現問題及時把脈問診、多方協調,必要時積極向上反映,推動工作更好開展。這就要求在日常督查中注重信息收集,及時準確掌握和理解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精神實質,把握工作重點,主動發現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督查工作思路。同時,要積極踐行“督中有幫、督幫結合”的理念,主動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如,新建松山小學項目,需將804臺、新余供電公司電力搶修培訓中心搬遷后才可進場施工,督查人員多次到現場察看施工情況,并提請市政府負責同志召開協調會明確項目建設內容調整、工程裝修等事項,幫助解決裝修、搬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二要明確節點任務,杜絕不快落實的拖延。政府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都是有明確時限要求的,在政府督查工作中,抓執行、促落實必須首先要明確和認真把握這一前提,堅決杜絕不快落實。針對落實拖拉的問題,在分配工作之時,就要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列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讓工作落實有步驟,督查考核有依據。如,每年的民生實事,涉及單位多,涵蓋項目廣,我們要求各個單位在年初時上報季度任務安排表,讓各單位自己做到心里有數,按照時序任務要求來,有序推進,不給拖延者以理由,做到有的放矢。
三要嚴格考核問責,懲治不想落實的推諉。督查工作既要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要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要真督實查,對照時限標準,查進度、查質量,讓結果代言、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健全獎懲問責機制,堅持賞罰分明、激勵干事的原則,切實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真正以質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作為檢驗標準,推動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對抓落實成效明顯的縣區和部門強化表揚和正向激勵,對進度慢、作風不實、成效不明顯的部門,尤其是推諉扯皮的,堅持督事和督人相結合,逐步把政府督查工作成果納入績效考評體系。
四要深入工作一線,嚴防不真落實的虛招。政府督查工作必須要做到較真碰硬,深入一線一探究竟,否則就督不到關鍵,查不到要害,摸不到實情。要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抽絲剝繭、找準癥結、深入挖掘,全面掌握督查事項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要堅持眼見為實,深入現場核實情況,不僅要看“門面”和“窗口”,更要看“后院”和“角落”,找出“難落實的事、不落實的人”,對有疑點或責任不清的情況,多幾分“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刨根問底、真督實查,做到問題實地核查。通過高密度協調調度、實地察看現場、實施“一月一調度”等措施,營造狠抓落實的良好氛圍,樹立政府督查威信,推動政府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作者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