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交通運輸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好主題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工作要求,把法治建設貫穿到交通運輸發展全過程,穩步實施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扎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全市交通運輸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現將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制定《新余市交通運輸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工作。根據分工及時調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做到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把法治建設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內容,確保年度工作有效推進。二是加強普法宣傳,培養法治思維。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根據時間節點,確立宣傳重點,通過參與各單位主辦的法治宣傳活動、業務咨詢、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流動宣傳車宣傳、電子滾動屏、門戶網站、以案釋法等形式深入宣傳交通法律知識,提高廣大業戶的守法經營、依法維權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群眾的知曉率。2023年組織開展 “路政宣傳月”“安全生產月”“信用交通月”“憲法宣傳周”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20余次,共出動執法車輛50余趟次,執法人員260余人次,走訪村委30余個,企業50余家,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加強全體干部職工法治思維,依托干部網絡學習中心、學法考試平臺、學習強國等,組織干部職工參加執法業務培訓,以自學及集中學習的形式,進一步豐富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干部職工和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今年以來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8次,每季度組織執法人員參加省廳組織的執法考試4次。三是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江西君越律師事務所周俊斌為法律顧問,建立法律顧問定期聯系制度。充分發揮其在重大行政決策、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23年律師參與咨詢10余起、聽證指導1次、利用網絡平臺以順風車名義變相從事非法營運行為行政訴訟案件1件。認真開展行政調解工作,建立行政調解工作制度,明確行政調解工作職責,規范行政調解程序。依法做好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和行業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本年度未出臺規范性文件,清理規范性文件12個。
(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斷優化交通運輸行業營商環境。一是梳理事項管理系統,規范辦事流程。全面梳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認領事項目錄65項,梳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209項,重點對辦件類型、法定時限、網辦深度、辦事流程、材料等要素進行一一核實確認,編制一次性告知單,并在官網公布辦事指南。嚴格規范管理,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將行政許可及行政備案事項納入政務服務窗口集中辦理,統一管理。共梳理行政許可主項38項、子項53項、業務辦理項88項;梳理行政備案事項10項。截至目前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100%;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一次辦”事項的覆蓋率100%;“零跑動”事項的覆蓋率100%;關聯電子證照69項,調用電子證照事項41項,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壓縮比均達到80%以上。二是持續推進“跨省通辦”,推廣電子證照申領。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今年共辦理“跨省通辦”網上申請事項11492件,實現網上申請率96.17%,業務辦結率100%,辦理成功率99.37%,好評率100%。持續加大電子證照宣傳力度,嚴格按照電子證照申領要求審核申請材料,對材料不合格的及時要求補正,提升申領成功率。在辦證大廳擺放宣傳展板,同時指導辦事群眾在“江西交通”公眾號注冊申領。今年共辦理電子證照申領業務7848件,道路運輸活躍證照申領率達75.92%,其中經營許可證申領率達99.28%,車輛道路運輸證申領率達98.35%。三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明確監管對象和范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章明確的監管職責和監管事項,依法對交通運輸市場主體、從業人員及有關交通運輸活動相關方進行監管。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及“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梳理完善本部門檢查實施清單,制定雙隨機檢查計劃。開展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各單位按計劃落實檢查任務,有力、有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工作,覆蓋率100%。推進信用監管,推廣信用承諾制,出臺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制度,參加信用體系建設培訓,做好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推進行業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及時公開共享相關信用信息,加強對守信主體的激勵。依法依規對失信主體予以懲戒,健全信用信息修復機制。
(三)全面強化執法規范化建設,逐步樹立交通綜合執法新形象。一是大力開展執法隊伍素質能力提升行動。開展了2023年“崗位練精兵、展示新形象”活動,實行全員參訓,參訓人員127人。訓練科目以“隊列會操”為主,系統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即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講授行政執法證據收集與運用、執法檢查實務等與日常執法工作息息相關的知識點和執法技巧,通過培訓,進一步錘煉了隊伍的團隊意識、規矩意識,激發了隊伍頑強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為建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行為規范、紀律嚴明的交通運輸執法“鐵軍”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統籌推進“四基四化”建設和科技治超。積極推進基層執法隊伍的職業化、基層執法站所的標準化、基層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基層執法工作信息化。截至12月底,治超查處百噸王貨運車42輛,卸載超限貨物27529.16噸。源頭監管共有71家源頭企業安裝了磅秤平臺,接入了省治超平臺,其中:礦山生產企業55家、礦產品加工企業15家、煤礦企業1家;分宜縣37家、渝水區23家、仙女湖區10家、高新區1家;15家攪拌站企業正在安裝源頭治超系統。巡查源頭企業860家/次、對32家違法超限超載出廠的企業進行了處罰,立案154件,罰款238.6萬元;責令整改源頭企業24家/次,與源頭企業簽訂責任狀68份,走訪源頭企業362家/次,發放宣傳單(冊)有4200余份。
(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精神,推動全市交通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有序開展,4月21日,新余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召開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會。對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及現狀認真摸底,全面梳理、查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找準原因、分類施策,確保各項任務目標落實到位。自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經過前期摸排、征求意見建議、群眾舉報投訴反饋等,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整治自查問題線索清單,共梳理問題清單7件,已完成整改。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一是工作力量薄弱。交通綜合執法人員主要由原來分屬不同部門進行整合,法治工作人員總量不足。二是行政執法理念滯后。部分執法工作人員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有些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意識淡漠,主動完成工作的意識不強,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三是執法人員綜合業務能力不高。執法基本功不扎實,法律知識匱乏,法律基礎薄弱。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法學專業工作人員的缺乏,不能適應執法工作的發展需要。
(二)執法環境現狀尚待改善。一是執法經費不足。影響了交通運輸系統工作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行政執法工作人員的累計培訓時間達不到應培訓的要求,知識更新慢,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需要,實現行業管理與社會發展同步有差距。二是信息化建設資金缺口。執法設備相對落后,基層站的建立、執法裝備(車輛、攝像器材、電腦、辦公用品等)的配備和福利待遇等未得到完全解決皆不同程度影響了交通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三是暴力抗法現象增多。近年來,由于交通執法部門治理交通違法的力度加大,以及運輸市場的競爭加劇,一些違法司機為了逃避處罰,不惜使用暴力、威脅方式抗拒交通執法,使交通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較大的威脅。
(三)治超領域行業亂象。一是治超領域“黃牛”通過定點盯梢、流動跟車、遠程定位、跟蹤等方式,盯梢執法人員、執法車輛的行業亂象。二是治超領域“黃牛”帶車繞路、強行沖卡、惡意堵車、擾亂檢測秩序、暴力抗法等行業亂象。三是部分源頭企業存在陰陽地磅、關閉系統、斷電斷網、壓磅、修改參數或者電子圍欄等逃避源頭治超系統監控等行業亂象。四是部分源頭企業存在上傳稱重數據與實際裝載明顯不符,導致違法超限超載出廠行為等行業亂象。五是不停車檢測點貨運車輛采取變道、跨道、并列、急剎車和多車輛首尾緊隨、使用強光、遮擋號牌、壓磅等逃避不停車檢測點檢測、擾亂檢測秩序等行業亂象。
三、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質量。完善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機制,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常態化學法制度,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全面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能力。以創建促提升,以示范帶發展,形成樣板效應,營造法治政府建設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等重點制度落到實處,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
(二)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大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強化編制、人員、經費、技術配套保障。持續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將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納入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主要內容加以宣傳和培訓。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執法案卷評查,增強執法案件評查威懾力,進一步規范執法案卷記錄、整理工作。嚴格行政執法證件管理,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素質。深入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清單,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專項行動,整治交通運輸領域行政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文明不透明等突出問題。
(三)持續健全普法機制,確保普法責任落實到位。進一步健全“誰執法誰普法”、普法教育工作責任制、中心組學法制度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共同參與的普法工作格局。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普法隊伍。持續加大普法教育工作力度。堅持自學和集中學習教育相結合,堅持活動和組織教育相結合。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解決交通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利用媒體宣傳相關交通法治知識,加大交通法治宣傳的影響力。持續創新,豐富普法工作形式。把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律,探索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創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領域,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載體,積極探索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提高信用工作重要性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來抓。加強業務能力培訓,不斷改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鼓勵窗口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清單,推廣使用內容規范、方便可用的信用承諾樣式,加強對承諾人信用狀況的事中事后核查,作為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依據。加大誠信宣傳,推動各行業制定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