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及省教育廳的堅強領導下,市教育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著力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提升教育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新的進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夯實工作基礎,法治主體職責顯著增強
1.抓好理論學習,法律素養不斷提高。發揮示范作用帶頭學,研究制定2022年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方案,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內容,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局機關黨組織以支部為單位,以“三會一課”為主要載體,采用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學法用法貫徹工作全過程,不斷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筑牢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屏障。
2.健全工作機制,組織保障不斷完善。市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定期部署推進、抓實抓好法治相關重點任務。踐行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在年度考核中將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作為干部履職盡責績效的重要考核內容。制定并實施《全市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和《2022年全市教育系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推動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教育系統普法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3.依法民主決策,學法用法不斷深入。市教育局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依法治教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統籌推進教育系統依法治教工作。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凡是語義重復:涉及指“關聯到或牽涉到”;及指“至或到達”。重大人事、項目、政策等一律經過黨委會等進行科學論證、民主決策,堅決做到不搞一言堂。落實并完善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把學法和研究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謀劃工作、處理問題的能力。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學堂”,組織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干部職工149人參加2022年國家工作人員分類學法考法。
(二)著力教育引導,持續推進普法教育工作
1.營造學習氛圍,法治宣傳有效覆蓋。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整合各類宣傳平臺資源,通過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組織局機關干部職工舉行憲法宣誓儀式,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對法律權威的敬畏。緊扣全面依法治市重點工作,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充分發掘各類法律教育資源,創新手段方式,深刻把握教育法治宣傳的特點與規律,青少年學生的認知規律,開拓互聯網、學習強國等普法的新空間,提升宣傳實效。
2.健全學法制度,依法執教有力推動。持續推進全體教師學法制度,落實教師和管理干部業務培訓等機制。出臺《新余市教育局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五項制度》和《新余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考核辦法》,強化師德考評,推進師德考核常態化、制度化。積極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普及,組織干部教師近萬人次參加“百萬網民學法律”知識競賽活動,通過以考促學,以賽促學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教師的法律意識。
3.注重活動育人,學生普法有序開展。組織開展了“4.15”國家安全教育日進校園活動,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教育。持續開展“憲法衛士”網絡學習答題活動,2022年度全市16萬余學生參與活動,參與率在全省11設區市中排名第三,四小市第一。推選優秀學生參加全省憲法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活動。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校園模擬法庭、法治副校長專題講座、交通安全知識、禁毒知識、防水防電宣講等。
(三)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1.監管培訓機構,綜合治理初見成效。市教育局掛牌成立校外培訓監管科,制定校外教育培訓執法裁量基準,教育、市場監管、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門多次開展聯合檢查,嚴防假期培訓泛濫,堅決打擊隱形變異違規培訓,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實行全市清零,教育部門牽頭以及其他部門配合的校外培訓常態化巡查機制初步建立。監管平臺全流程全覆蓋,培訓機構線上支付開通率99.62%,居全省第三。
2.用好數字平臺,信息化建設持續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穩步推進,形成了良好的應用局面。建立“余教云”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公共服務“一號通、全網通”,全市中小學師生通過“余教云”直接共享國家、省平臺推送的2000萬條教育資源、電子期刊7100種、數字圖書130萬冊,最大化實現了優質教育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我市率先在全省實施“互聯網+智慧校車”“互聯網+同步課堂”“互聯網+學業大數據”特色應用。
3.配齊法律顧問,依法治教不斷促進。市直教育系統從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金融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律師等中聘任法律顧問,嚴格按照聘任的標準和程序,做好法律顧問的聘任工作,語義重復:涉及指“關聯到或牽涉到”;及指“至或到達”。重大決策都會發揮法律顧問的專業性,確保政策的合法性。全市學校結合實際以“專門法律顧問”模式,聘請法律資深人士開展相關工作,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確保中心工作不偏不離。
(四)強化監督協調,有效化解教育矛盾糾紛
1.加強制約監督,政務公開不斷規范。市教育局積極做好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承辦人大建議6件,政協提案35件,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妥善處理各項信訪件,2022年共辦理信訪件2428件,信訪接待40余人次,實現按期處理率100%、平均處理時長2.1天、辦結率100%。被市12345政務便民熱線平臺多次評委訴求處理優秀單位。信訪工作得到省教育廳通報表揚。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凡是決定和實施事關發展全局、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通過政府網站向社會進行公開,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
2.健全“三防”管理,法治隊伍不斷壯大。全市387所校園安防“四個一”工程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四個百分之百”建設以及校園加裝安全防護設施在全省率先完成,“三防”(人防、物防、技防)不斷健全,學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總體提升。常態化開展學生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專項治理,全面推進校園及校門口公共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有效杜絕了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發生。重新為全市130所中小學選聘162名法治副校長,進校園開展普法宣傳教育670余次,受眾師生實現全覆蓋。
3.堅決抵制“校鬧”,教育糾紛不斷化解。以《江西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和《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工作指南,持續發揮市校調委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支持師生、家長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通過法治途徑,合法合理表達訴求,妥善處理各類教育糾紛,2022年校園矛盾糾紛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
二、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法治建設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保障措施有待進一步落實,三是法治教育成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1.健全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培訓機制。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組織專題培訓研討,納入全市教育系統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內容,納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相關課程,做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自覺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各校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轉化為依法治教工作實效。
2.加強黨內法規的學習宣傳。以黨章、準則、條例為重點,組織開展黨內法規學習宣傳教育,推動黨內法規宣傳常態化、制度化。大力宣傳國家監察法和監察法實施條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做好《信訪工作條例》的學習培訓、宣傳解讀,不斷強化全市教育系統對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3.持續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將憲法教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基礎工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成人儀式和學生畢業儀式等活動中設置敬禮憲法環節。認真組織好“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活動,指導各校開展“學憲法 講憲法”系列活動。認真落實教育部第 52 號令《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積極發揮全市中小學法治副校長的專長,邀請法律專家進校園、進課堂進行法治宣講,助力增強學校法治教育實效。
4.全面提高教師依法執教能力。健全落實全體教師學法制度,健全教師和管理干部業務培訓等機制,全面提升教師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引導教師自覺抵制和摒棄學術不端、違規補課、違規招生等行為。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法治教師和法治輔導員培訓。
5.進一步落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持續推進全市教育系統全面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制度及領導干部年度述法制度,認真組織開展好 2023 年全市教育系統國家工作人員分類學法考法工作。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