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訓詞精神和全國、全省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建設法治公安目標,按照中央和省、市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相關文件精神要求,持續推動落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和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改革,不斷提升公安機關依法履職能力和執法公信力,全力以赴戰疫情、保穩定、防風險、促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余、法治新余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F將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深入推進法治公安建設。市局成立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把法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將法治建設納入我局年度工作要點和工作計劃,圍繞《法治新余建設規劃(2021—2025年)》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和工作責任,扎實推進,先后制定下發《新余市公安局關于深入推進公安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新余市公安局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作為推進年度法治公安建設的指導性文件。為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落實全國、全省公安局長會議及全省公安法制工作會議精神,市局分別召開全市公安局長會議和全市公安法制工作會議,就推進法治公安建設作了強調和專題部署,對當前全市公安法治建設進行了總結,分析當前工作形勢,并對年度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今年,共召開黨委會、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法治建設5次,召開工作部署會4次,因工作成績突出,市公安局連續七年獲評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新余)優秀單位。
(二)強化法治培訓,全力推進執法能力提升。以提升執法隊伍能力為目標,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與業務學習、黨建學習、黨史學習等統籌部署,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等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各類執法培訓重點學習內容,推動全局切實形成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法治建設工作格局。先后組織召開黨委中心組專題學法(擴大)會23場、770余人次,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依法決策水平。采取視頻講座、集中培訓、案例研討、旁聽庭審等方式,開展各類法治培訓活動46場、2040余人次,全力提升執法民警的執法能力、證據意識、程序意識。為營造以考促學,積極學法氛圍,全市公安機關定期舉辦法律業務知識理論考試和競賽活動,促進了全市公安機關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辦案本領、提高辦案水平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規范執法,全力促進執法水平提升。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從現場執法、嫌疑人詢問,到涉案財物扣押、案卷保管全程記錄,所有案件網上流轉、文書網上打印、證據材料網上上傳。截至目前,證據材料上傳率99.09%,執法人員單警裝備、執法記錄儀、車載裝備配備率100%。采取五級審核制,嚴格落實審核把關,加強對執法辦案的事前、事中審核監督。定期對全市警情推送和處理、如實受立案情況進行網上巡查,共網上巡查并通報案件950余件。依托“一案一碼”執法辦案系統,扎實開展優劣質案件評選,抓好日常監督常態化、隨機化,及時督促執法問題整改,共評選市級優劣質案件13起,并對劣質案件問責規定進行了完善,啟動問責程序,倒逼民警規范執法;采取現場考評和網上考評、日??荚u等方式,開展網上執法質量考評,提升執法辦案質量。持續推進“受立案”、“兩法銜接”、“兩統一”等工作機制”落實,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對接更加順暢、訴訟效率進一步提升。
(四)堅持創新引領,全力推進執法權力機制改革。圍繞“全國標桿式中心”創建,全力推進市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精細化管理,取得“三減少、三提升”的應用成效,總體實現“安全、集約、規范、智能、高效”目標,成為展示平安新余和法治公安建設成效的示范窗口,獲“全國公安機關建設應用成效突出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榮譽稱號;創新開展由法制牽頭,以辦案民警為主體的“1+1+N”案件交叉檢查比武活動,共組織開展評查7期,參與民警260余人次,攪動了民警思想,發現了執法人才,提升了規范執法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推進“江西公安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管理系統”、“政法跨部門辦案平臺”應用,系統推送的警情案件執法問題的總體核查率、整改率、抽查率均達99%以上,全市上門掃碼報警數在四小地市中位列第一。提前三個多月全面完成跨部門流轉業務數據補錄工作,逮捕案件、移送起訴案件數據補錄工作以及在偵刑事案件公安端跨部門業務流轉,實現三個100%。聚焦“五大建設”、“五聚工程”,創新開設“執法提示”專欄和“每日一法”,共發布執法提示17期,發布“每日一法”227期,獲得廣大民警和群眾的一致點贊;為鼓勵民警“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愿辦案”,創新將辦案數據服務于干部選拔使用,為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民警提供舞臺;厚植為民情懷,站在法律者的角度,創新復議復核案件辦理方式,用心用情、及時高效辦理刑事復議復核和國家賠償等案件,讓群眾感受執法溫度,化解心結,取得良好效果。掛牌成立偵查監督與協作辦公室,牽頭召開公檢法聯席會議4場,制發打擊“電信詐騙”、“盜竊”等《會議紀要》4個,創歷史新高。
(五)強化法治宣傳,營造法治公安建設良好氛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始終把憲法宣傳擺在首要位置,積極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宣傳引導組織和個人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結合“百警四進”“一警一企”活動,深入企業、學校、社區(鄉村)開展普法活動。圍繞“110”宣傳日、“國家安全教育日”、“5.15”經偵宣傳日,“6.26”禁毒宣傳日、“12.2”交通安全宣傳日、“民法典宣傳周”“憲法宣傳周”等普法宣傳活動,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公民努力學法、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形成全民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年度共開展專題講座、法治宣講1200余場,發放宣傳手冊和宣傳單3萬余份,解答各類群眾咨詢1190余人次。2022年4月,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6—2020全市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六)聚焦主責主業,全面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保持對“黑拐槍”“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共立刑事案件4123起,同比下降31.74%;受理行政案件10506起,同比下降16.69%。辦理涉賭案件472起,涉黃案件167起,食藥環知水森領域刑事案件178起。立傳統盜搶騙案件1562起,同比下降39.48%,打掉犯罪團伙50個,追回贓款396.68萬元。破獲涉毒刑事案件71起。始終堅持防患于未然,注重風險研判預警,推動源頭精準化解,妥善做好風險處置化解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三大三上”活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0553起,調處化解10178起,化解率為96.44%。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狠抓公共安全監管,著力防控風險,檢查涉爆、劇毒等從業單位135家(次),排查重點部位、重點場所920余處(次),嚴格管控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爆炸、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推進易肇事肇禍交通違法、酒駕醉駕、“一盔一帶”、農村“兩違”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67.94萬起,其中現場查處24.62萬起,酒駕醉駕4850起。全市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2.88%,死亡人數再同比下降10.53%,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七)加強公安服務,全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緊緊圍繞營造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和諧美麗的宜居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制定出臺《新余市公安局服務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民生城市和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工程三十條措施》,細化工作任務,壓實警種責任,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全面清理排查涉企政務服務事項,按照“能減則減、應減盡減”原則,優化辦事審批流程,減少辦證材料2項,13個事項辦理時限壓縮56%以上。為企業提供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和公章刻制備案在證照聯審聯辦網絡平臺實現“一鏈辦理”,企業注冊公章刻制時間由0.5個工作日縮短為0.25個工作日。全面落實新開辦企業、個體首套印章免費刻制服務,共為企業節省開支286萬余元,為個體減免費用2.828萬元。落實法治護航雙“一號工程”工作要求,紓困解難助推企業發展,梳理“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23項,實行申請材料8項減免、27類業務一證即辦、16項業務異地通辦、23項業務便捷快辦等便民服務和惠商新政。依法加大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辦理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12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2人。嚴格執行《公安機關服務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包容審慎執法指引》,審慎采取強制措施,除非法集資案件外,涉企案件逮捕率不到10%,積極營造寬松包容的政策環境、審慎謙抑的法治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回顧2022年,我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表現在:一是法治理念存在不足。一些民警法治理念樹立不牢,法治意識不強。有的民警執法能力素質不夠高,對新法律、新知識、新要求不學習不領會,對法律不會用、不敢用,一些民警責任心不夠,執法習慣養成較差,不懂得運用群眾語言和老百姓打交道,執法效果欠缺。二是執法制度有待完善。一些執法制度存在滯后性,更新不及時。比如在執法主體建設、執法監督管理、執法全過程審核、壓實主體責任等方面還不盡健全。還有的單位民警雖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配套制度有了,但在執法實踐中未能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執行不夠徹底,執法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執法監督合力發揮不夠?;鶎愚k案部門兼職法制員作用發揮不夠,基本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執法監督作用。執法監督部門協作配合機制不夠健全,內部執法監督缺少合力,沒有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大執法監督格局。四是執法環境保障不到位。案件多、辦案人員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案件質量的提高,影響了案件程序的規范、證據的收集固定以及案件的規范處理。另一方面,公安民警的執法場所、裝備保障也存在滯后性,跟不上新形勢,一些執法信息化設備、系統使用率不高,跟不上新形勢。
三、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市公安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為全面建設“六個江西”、“愛我工小美、五年更輝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一是依法履行公安職能。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強化打擊犯罪職能,緊盯與民生息息相關、群眾關注關切的侵財案件和重大案件,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力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二是推進決策民主法治。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事項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促進行政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決策法定程序嚴格落實,決策質量明顯提高,確保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大幅提升。三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著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公安鐵軍。創新執法培訓形式、拓寬執法培訓內容,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執法培訓工作;落實學法激勵政策,鼓勵民警加強自我學習;強化考試結果運用,將通過考試情況與績效考核、職務晉升、干部任用掛鉤,不斷激勵民警提升法律水平的熱情。四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公安部“四個一律”、異地辦案協作“六個嚴禁”等執法要求,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完善執法制度,細化操作規范,將各項制度抓好落實,提高制度、措施的到位率。嚴格落實網上辦案,所有案件網上流轉、文書網上打印、證據材料網上上傳。定期開展日常巡查、網上考評、下發執法建議書、優劣質案件評選,加強對執法辦案的事前、事中審計監督。五是優化執法保障體系。進一步配齊配強執法辦案警力,優化民警結構比例,落實基層減負要求,減少不必要的非警務活動和各類檢查。加大對執法裝備的資金投入,提高執法裝備的配備比例和設備的更新維護,讓民警執法裝備得到保障;主動加強與新聞媒介及社會各界的溝通,積極向社會大眾普及公安執法程序、規則,為法治公安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六是推進執法權力機制改革。強力推進公安受案立案、涉案財物、兩統一、執法公開、執法監督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公安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推行簡易刑事案件一體化一站式快速辦理機制,提高訴訟效率;強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精細化管理,拓展中心其他區域辦案職能,推進中心提質增效。深入推進“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管理”、“政法跨部門辦案平臺”等系統使用,不斷提升智能監督水平。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