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教育局轉發關于開展2020年青少年暑假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的通知
余教政字〔2020〕7號 2020年6月19日
縣(區)教體局、高新區社會發展部、仙女湖區社會事業局,市直各校(園):
現將市未成辦、團市委《關于開展2020年青少年暑假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的通知》(余未保辦發〔2020〕2號)轉發給你們,請按照文件要求抓好貫徹落實,并于8月20日前將工作開展情況報送至市教育局政教科(電子郵箱:zjk6458367@126.com)。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關于開展2020年青少年暑假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的通知
余未保辦發〔2020〕2號 2020年6月12日
各縣(區)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團委,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市直屬團委:
進入6月,氣溫不斷升高,開始進入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的高發期,也是青少年易接觸毒品的重要時間窗口。為全面深入抓好全市青少年安全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服務青少年工作,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識、法治意識、禁毒意識,按照全省的統一工作部署,在全市開展青少年暑期自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強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利用好各類青少年校外活動陣地和新媒體陣地,采用情境模擬、虛擬體驗等形式開展防溺水、防觸電、防個人信息泄露等自護教育活動,切實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全面培養青少年自護自救能力;通過大力向青少年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等與青少年學習、生活、出行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面向廣大青少年開展識毒防毒知識的普及性宣傳,營造全社會參與禁毒濃厚氛圍,使青少年自覺遠離毒品。根據衛健、疾控等部門發布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對青少年群體做好自我防護的宣傳和引導。
二、工作對象
全市廣大青少年,重點是困境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未成年子女、有不良行為青少年。
三、活動時間
2020年6月初至8月底。
四、工作措施
1.以“青春自護·暑期安全”為主題,開設“暑期前最后一課”。暑期前夕,各級未保委、團委、教育、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衛計委、關工委等部門要深入各中小學,開設“暑期前最后一課”,通過開展自護講座、緊急避險演練、召開主題團隊會等形式,宣傳普及疫情防控、防溺水、防觸電、防火災、防性侵、防校園欺凌、防交通事故等知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暑期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2.發揮法治副校長、志愿者的作用,深入校園、農村為青少年答疑解惑、保駕護航。充分調動法治副校長隊伍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當好法治宣傳、自護教育、禁毒教育的“主力軍”、青少年安全的“守護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縣(區)及各部門利用自身資源組建“平安志愿者”,進校園、下基層(聯系幫扶點)開展暑期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活動,通過面對面宣傳自護知識,與農村留守青少年(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到危險水域進行巡查,及時勸解、關愛和救助農村留守青少年(兒童)等方式,為暑期農村留守青少年(兒童)保駕護航,送去溫暖。
3.國際禁毒日前后廣泛開展禁毒教育活動。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前后,通過新媒體平臺對35周歲以下用戶發送禁毒相關知識。在各單位相關微博、微信平臺開展禁毒集中宣傳,發布打擊毒品犯罪工作情況、普及毒品危害以及識別毒品的常識。結合“暑期前最后一課”,發揮各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開展禁毒宣傳進校園活動。通過法治副校長、志愿者、少先隊輔導員等工作隊伍在市、縣(市、區)對中小學生開展禁毒講座,普及禁毒知識。
4.充分發揮自護教育基地、“陽光假日課堂”等各類陣地作用,有效填補留守青少年(兒童)假期監護空白期。各級未保委、團委、教育、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關工委要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設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自護教育基地,組織青少年到基地現場觀摩,并開展“模擬法庭”、“小法官斷案”等活動和火警、地震撤離等防災避險體驗活動。各地要依托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祠堂、村部、校舍、農家書屋等場所,組織“五老”人員、教師、大學生志愿者為農村青少年講解自護、法治、禁毒知識,積極打造“陽光假日課堂”品牌項目。市未保辦、團市委暑期將開展“流動青少年宮”快樂假期青少年自護體驗進鄉村活動。
5.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教育效果。教育部門要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各種有效的方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聯系,督促學生家長認真履行監護人職責。縣(區)、各部門通過印制發放青少年自護卡(折頁、手冊)、法治宣傳單,設置宣傳欄等形式,向青少年及其家長宣傳普及青少年自護、法治常識。要充分運用報刊、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特別是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開辟青少年自護知識專欄,以自護故事、以案說法、情景演練、話題討論等形式,集中發布自護、法治、禁毒知識。要通過集中宣傳等方式,引導和教育青少年學生及其監護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安全紀律,中小學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水邊玩耍,學習游泳必須在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保護下進行;外出活動,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未滿12周歲不得在公路上騎自行車,未滿18周歲不得騎摩托車,不乘坐無牌、無證和超載車輛,不進入網吧、歌舞廳、游戲室等未成年學生不宜進入的場所。要協調有關部門在轄區內水庫、水塘、水坑等危險區域設立“禁止游泳”等安全警示牌,完善各類防護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暑期將至,青少年暑期自護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責任大,時間緊,任務重,縣(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2.精心組織。各地團組織要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整體策劃、協調和組織工作,創新活動形式,注重服務效果,聯系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專家資源形成合力。
3.及時總結。活動結束后,縣(區)、各單位、直屬團委要認真進行總結,并于8月25日前報至將工作開展情況由市未保辦(團市委權益部)匯總。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