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綠化委員會關于印發《新余市開展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活動的意見》的通知
余綠委字〔2020〕2號 2020年2月27日
各縣(區)綠化委員會:
《新余市開展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活動的意見》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此件主動公開)
新余市開展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活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新余市委關于以提升功能化為總抓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余發〔2019〕6號)精神,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森林生態系統,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創建成果,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經市政府同意,決定在全市開展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活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工小美”戰略定位,以森林示范鄉鎮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鄉鎮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進一步改善鄉鎮居民生活質量,不斷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高城鄉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部門分工原則。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事關城鎮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發揮縣區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目標責任制和部門分工負責制,組織協調各部門共同開展創建工作。要在政策扶持、資金配套、項目整合等方面給予引導和支持。
——堅持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原則。森林示范鄉鎮創建要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不搞“貪大求洋”,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狀況,編制切實可行的創建方案,并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分步組織實施,嚴格檢查考核,確保工作落實。
——堅持生態導向、保護優先原則。以保護森林資源,保護原生生態環境和原生生態景觀為出發點,注重鄉土味道和景觀質量提升,做到喬灌結合、常綠樹與落葉樹結合、生態效益與景觀效果結合,注重生物多樣性和景觀豐富性,實現生態環境、生態文化、森林景觀和服務設施有機融合。
——堅持突出重點、協調發展原則。以推進鄉鎮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為手段,重點加強鄉鎮出入口、主干公路的綠化。加大對鄉鎮周邊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改造提升,大力建設鄉村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小微濕地。廣泛開展營造青年林、結婚林、成長林、“三八”林等植樹活動,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
三、檢查驗收和考核獎勵
市級森林示范鄉鎮的檢查驗收由市綠化委員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一)方案報批
申報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須編制創建實施方案,并逐級上報市綠化委員會備案,鄉(鎮)政府要根據實施方案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并組織實施。實施方案編制由申報鄉鎮具體負責,
(二)創建申報
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實行申報制。經自查并達到《新余市森林示范鄉鎮評價指標》的(見附件1.2),縣區以綠化委員會名義向市綠化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三)考核驗收
受理申請后,由市綠化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考核驗收(具體考核驗收辦法由市綠化委員會另行制定)。對經考核驗收達到創建標準的,由市綠化委員會報市政府審定。
(四)表彰獎勵
對達到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標準的,由市政府授予“新余市森林示范鄉鎮”稱號,并給予一定的以獎代補資金。
四、加強市級森林示范鄉鎮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把創建市級森林示范鄉鎮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責任,細化工作內容,積極開展創建活動。發展改革、財政、林業、農業農村、宣傳、交通運輸、公路、水利等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通力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激勵措施,搞活創建機制,推動創建活動深入持久開展。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對創建工作的認識,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支持創建活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附件:1.新余市森林示范鄉鎮評價指標。
2.新余市森林示范鄉鎮評價主要指標說明。


附件2
新余市森林示范鄉鎮評價主要指標說明
1.森林覆蓋率:是指區域內森林面積與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森林面積,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和竹林地面積、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面積。
2.規劃區鄉鎮、村莊綠化覆蓋率:是指規劃區域內的鄉鎮、村莊綠化面積與所在地總面積的百分比。
3.建成區喬木綠地率:是指建成區內喬木綠地面積與土地面積的百分比。喬木綠地指以喬木綠化為主的綠地,綠地中喬木綠化覆蓋面積不低于80%。
4.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指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與建成區人口之比。
5.建成區平均每500米公共休閑綠地數量:指建成區內每500米建成的公共休閑綠地個數。單個公共休閑綠地面積不小1000平方米,喬木綠地率不低于30%。
6.建成區人均喬木株數:指建成區胸徑10公分以上的喬木數量與建成區人口之比。
7.主干道行道樹行數:指主干道兩側(含中央隔離帶)所種植的行道樹的行數。主干道可化路段應全部綠化,不出現斷帶。
8.鄉土樹種占城市綠化樹種比例:指本地區有天然分布的樹種與城市綠化樹種之比。根據城市綠化的特點,對于一些引種期長、生長良好、已經經過本地區極端溫度等環境條件考驗,達到引種成功標準的樹種,也可以作為鄉土樹種使用。
9.規劃區內森林(濕地)公園數量(個):指規劃區內已建成的森林(濕地)公園的個數。森林(濕地)公園面積不小于50畝。
10.主要通道可綠化地段綠化率(%):指境內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以及省內五大河流及其一級支流、主要干渠兩側綠化路段與可綠化路段之比。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