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渝水區聚焦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市,堅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主動服務、積極落實省“1269”和市“6313”行動計劃,通過“智改數轉”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先后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渝水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若干措施》《渝水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獎補方案》《渝水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實施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舉措,積極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邁出堅實步伐。該區萬達美紡織榮獲“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優秀獎,智鋰科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劍安消防、智鋰科技入選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新鋼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獲評江西省制造業單項冠軍。
渝水區通過設立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入企宣講典型案例,解讀獎補政策,開辦企業“智改數轉”公益課堂,打造一批區內“智改數轉”標桿企業的實景教學點等,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取得扎實成效。2023年該區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103家,分三批次共57家次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通過16家(其中新增4家)。擁有市級工業設計中心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高新技術企業43家,市級研發飛地4家。對22家帶鋼和消防企業進行智能化評估診斷并提供解決方案。
企業管理更高效。該區數字化水平在L4級以上的企業達60家,銀龍水務、贛鋒新鋰源為全市僅有的2家數字化水平L7級企業。為企業培養初級數字化人才120人、培養數字化轉型系統操作人員4000余人,推動企業提高綜合管理效率40%以上、平均降低能耗8%以上、綜合成本平均降低10%。
產業集群更協同。依托數智新鋼等重大項目拉動上下游行業應用和特色產業行業應用,以產業大腦探索轉型模式,面向優勢細分行業建設企業產業大腦,支持龍頭企業依托“數字工廠”參與產業大腦建設,構建產業數字化轉型生態系統。以帶鋼、消防、鑄造等細分行業構建產業生態資源“一條鏈”、數據協同“一張網”、應用服務“一平臺”,有力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富益達帶鋼平臺獲江西省區塊鏈十供應鏈應用示范項目,劍安消防平臺獲省工信廳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省科技廳03專項示范項目
數字服務更完善。在政策帶動下,聯通、電信、移動三大運營商爭相培育數字化轉型服務企業,提供“數字化包”等集成式解決方案。江西聯通新余分公司以工業互聯網實驗室為基礎,協同國內上千家優質數字化服務商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服務。依托企業、產業聯盟等建立開放型、專業化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集中為企業提供供需撮合、轉型咨詢、定制化系統解決方案開發等市場化服務。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