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余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省委、省政府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精神,按照《2023年江西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工作》(贛綠金改辦字〔2023〕1號)部署,縱深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支持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截至9月末,全市綠色貸款余額406.08億元,同比增速63.6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48.74個百分點;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23.57%,高出上年7.0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0.88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一位。
1.創新工作機制,澆筑綠色金融落地“基石”。根據每年度全市、各縣區發布重點項目,會同人民銀行等篩選建立我市綠色產業項目庫,通過融資對接會、“新余金融”等平臺發布項目清單。今年篩選綠色項目103個,項目總投資額564.61億元,融資需求達140.27億元,其中入庫2023年江西省第一批綠色項目清單26個,總投資金額64.22億元,融資需求約17.37億元。率先在全省開展“綠色金融進園區”系列活動,搭建常態化融資對接平臺,由各縣區每年依次承辦一次全市性綠色金融銀企對接活動,2020年起已先后舉辦渝水、分宜、仙女湖區專場。2022年在仙女湖區舉辦了“生態低碳、點綠成金”為主題的全市綠色金融產品發布暨政銀企對接會,發布了全國首單碳標簽融資、全省首單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質押融資、全省首單低碳轉型貸款等三個首單產品,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省金融監管局時任主要領導長篇幅肯定批示。
2.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打造綠色金融“新余樣板”。采取“全市統籌、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方式,針對未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綠色產業目錄的傳統產業,積極創造轉型金融等金融支持工具。先后出臺《新余市金融支持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價值轉化工作方案》、《推動“十四五”全市轉型金融發展實施方案》等方案,持續開展金融支持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價值轉化工作,統籌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礦山治理、高能耗行業等產業低碳轉型。如農發行創設專項貸款產品“綠礦貸”,為全市礦山修復治理項目授信15.5億元;創設“凈水貸”投放水利項目6個12.96億元。建設銀行推廣低碳轉型貸款,將貸款利率與“廢鋼使用量”掛鉤,為新鋼公司發放全省首筆低碳轉型掛鉤創新貸款2.4億元。
3.創新抵質押物,暢通綠色產業融資渠道。針對企業缺乏有效抵質押情形,結合我市牛羊、蜜桔等支持政策,依托金融科技、第三方評估等手段,深入挖掘產業資源價值,不斷拓寬抵質押范圍。如建設銀行以仙女湖(湖體)GEP質押,為仙女湖污水處理提升項目整體授信8億元;建設銀行與太平洋財險公司合作推動“農保貸”,以農業保險保單質押為17戶農戶授信71.8萬元貸款。運用好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廣轉型金融產品,支持工業企業節能改造,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13.8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8.36億元。
下一步,市政府金融辦將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綠色金融工作決策部署,堅持綠色發展恒心走好轉型之路,全力以赴推動綠色金融改革發展,為我市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助力“美麗江西”建設。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