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施 “十四五” 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市實施 “六大行動計劃” 的開局之年。按照《關于報送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有關工作總結的通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結合市國資委的職責職能,現將我單位2024年法治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法治理論學習,提升法治思維。市國資委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全省、全市政法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精神,不斷強化領導班子的法治思維。全體干部充分利用每月下發的學法視頻,積極參與學法用法培訓會,進一步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本年度,共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 3 次、學法用法知識考試 11 場,邀請專家授課 4 場。
(二)營造法治建設氛圍,普及法律知識。圍繞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主題,積極開展 “民法典宣傳月” 活動。一是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 “民法典” 視頻,系統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概念、意義、基本原則及主要內容,有效增強了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樹立了法治思維,提升了法治素養。二是充分借助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新媒體平臺,不斷提高民法典普及宣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同時,通過張貼宣傳掛圖、設置宣傳展板、懸掛橫幅、更新普法宣傳欄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廣泛宣傳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法規。三是邀請 “雙百行動” 人才庫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分別在北湖賓館及市國信擔保公司開展授課,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與企業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切實提高了全體員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認識和理解。
(三)推進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完善監管體系。一是強化主責主業管理。從資產、營收、利潤三個維度,以及創新性、發展潛力兩個方向,對 10 家一級企業的核心業務及培育業務進行選定,共核定 18 個核心業務、14 個培育業務,進一步明確了不同類型國企的功能定位,確定了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二是構建監管體系。聚焦招投標、采購、項目、國有資產租賃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出臺和修訂相關制度 50 余件,強化監管力度。三是加強財務監管。對 3 名財務總監進行輪崗,并向北湖賓館、四通路橋新派駐財務總監,實現了 10 家監管企業財務總監全覆蓋。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宣傳有待深化,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仍有提升空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增強。二是法治建設工作整體推進不均衡,國有企業的合規管理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法律風險防范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有待加強,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豐富宣傳形式。建議市本級普法、執法宣傳機構加強對國有企業的調研走訪。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承擔著為本市中小微企業、“三農” 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實現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由于擔保行業特性,擔保代償及追償工作是公司的重要業務,只有深入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才能保障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健全監管企業法治隊伍體制機制。各監管企業在拓展新型業務過程中,面臨民營企業的激烈競爭,市場環境日益復雜,法律風險不斷增加。完善法治建設和制度體系建設,是企業實現高效決策、有效防范經營合規風險的關鍵,有助于實現 “治理完善、管理規范、經營合規、守法誠信” 的經營目標。
(三)持續推進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運用。2025年,市國資委黨委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長期重大政治任務,堅決貫徹中央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重大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健全制度機制,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職,全面推進市國資系統各項工作法治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依法治國資國企,為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市、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