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末伏高溫持續,近期一撥的暑氣蒸騰,熱浪翻涌,給戶外公路施工帶來挑戰。在S528南羅線路面修復養護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無懼“烤”驗,堅守崗位,新余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渝水分中心用心服務施“涼”策,多措并舉保障高溫天氣安全施工,確保項目建設不減速。

“新”工藝:省力又省心
在S528南羅線劉家至羅坊大橋段路面修復養護工程施工現場,采用路面非開挖式地聚合物注漿結構加固技術,由設備主導數字化采集、彎沉檢測等工序,實施定點鉆孔、地聚合物注漿施工一氣呵成,省工省力,能穩定路基,提升道路承載能力。
對比傳統的路基病害處置,需全面挖掘重鋪,長時間封閉交通管控,加上水穩基層的養生周期,需要長時間的人力投入,容易導致施工人員疲勞中暑,還會給沿線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新工藝引入后,人工介入少,通常只需要3人就能順利完成病害點查找和聚合物注漿加固,自動化設備成孔快(1人操作,日施工2公里),智能注漿車3人可完成注漿,人工減少50%,效率卻大為提高,且施工數據可實時上傳道路維護數字化平臺,實現注漿施工遠程監控指導,保障高溫施工安全。

“心”關懷:流淌在烈日下的脈脈溫情
為應對高溫天氣,切實保障一線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施工安全,項目依據氣溫變化,靈活調整施工計劃,避開高溫時段,充分利用清晨和傍晚相對涼爽的時段施工;注重改善現場作業環境,設置臨時休息遮陽棚,定期檢查維護施工現場的降溫設施;
施工現場備足防暑物品(藿香正氣水等)和食品(綠豆湯、西瓜等),用黨員流動服務車定時送清涼。同時,每日詢問施工人員健康狀況,調整不宜高溫作業人員的崗位或安排休息,同時組織防暑降溫知識培訓,增強自我防護和急救能力。
由于項目技術、設備和環境等要素保障到位,即便面臨高溫天氣,項目建設仍然呈現熱火朝天的局面。目前,南羅線劉家至羅坊大橋段路面修復養護工程已完成90%注漿加固工作,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為9月全面完工奠定了基礎。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