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余市水利局將繼續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線,立足新余實際,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管理與節約、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想方設法、多措并舉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用實干成績迎接復市40周年!
1.堅決守住水旱災害防御底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改革發展成果。圍繞“一個中心、三個重點、五個確保”的防汛總目標和抗旱保供水的基本要求,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貫通“四情”,落實“四預”,壓實領導分片督導責任、工程防汛抗旱責任,修訂完善各級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預案,編制年度水旱災害防御實施方案,抓好應急預案演練,完善各類系統平臺數據更新維護,健全應急搶險力量、提升防御物資保障水平,抓好水工程防洪隱患排查整治、跟蹤問題督查整改等突出隱患排查整改,強化值班值守、信息預警、水庫調度、搶險技術支撐、科普宣傳,做好洪旱災害應對。
2.在抓重點項目上下功夫,推進我市水利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水電項目要特為”“水利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等攻堅行動,聚焦大唐新余二期項目、分宜縣抽水蓄能項目、江口水庫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大崗山水利樞紐工程、孔目江水源工程、孔目江河道整治工程、分宜縣鈐陽灌區建設工程、渝水區城鄉供水一體化續建工程、仙女湖區水庫安全鞏固及灌溉能力提升項目、高新區灌溉能力提升及鄉鎮用水安全保障項目等項目建設,堅持特事特為特辦,集中攻堅、全力破題、全速推進。力爭實現2023年項目開工率不低于80%,年度投資完成率不低于80%,爭取上級資金增長10%目標。力爭上級資金突破4億元,落實專項債、基金、政策性銀行貸款40億元以上。
3.持續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現人水和諧共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以全力建設幸福河湖為主線,繼續強化水安全保障、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生態修復、水文化傳承,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繼續強化工業、城鄉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船舶港口、畜禽養殖、入河排污口污染整治,強化河湖水域、保護漁業資源、黑臭水體管治、破壞濕地和野生動物資源、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河湖水庫生態漁業、飲用水水源、河湖水域治安整治,持續推動河湖長制全面落實、全面見效,有力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
4.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全面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落實國家水資源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和水量分配制度。抓好孔目江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擬定方案并開展生態流量監測;壓實取用水戶取水計量主體責任,加強取水計量設施配備、安裝、使用管理,在已完成安裝的53家取水戶基礎上,至少完成35個取水戶的在線計量設施安裝并接入全省水資源管理系統,初步實現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探索開展用水權交易,渝水區、分宜縣要結合實際,在省級交易平臺各完成1例水權交易。全力做好《新余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條例》立法工作。持續開展計劃用水及用水統計調查、節水載體創建、國家及省級節水行動、“保家行動”水庫退養、城區飲水安全提升保障專項行動等。
5.持續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強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嚴格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開展水土保持方案質量抽查,發揮好方案源頭把關作用,建立監管動態臺賬,全面強化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監管。扎實開展水土保持遙感監管,突出抓好問題整改銷號工作。對風電、交通、市政項目開展水土保持專項監督執法,重點整治“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等水土保持違法行為;加強對2023年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大排查及新發現問題的整改督導。抓好兩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規劃,年內完成實施方案的審查批復。全面完成省下達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任務,全市水土保持率達到87.74%,同步做好水土保持宣傳工作。
6.繼續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夯實鄉村振興水利基礎。繼續抓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管網繼續向50戶以下自然村延伸。加強已建農村供水工程管護,同時做好對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農村地區的供水服務。繼續抓好全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以渝水區整體推進縣為典型示范,帶動高新區和仙女湖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加強對全市有生態流量要求的農村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推進1座新建中型灌區工程進度,加快3座中型灌區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抓實水庫移民工作,抓好大崗山水庫移民安置前期準備工作,重點打造移民美麗家園項目建設,切實做好水庫移民人口核定、資金績效管理和評價工作,加強對移民項目的監督檢查和問題整改銷號,高質量完成年度水庫移民基金績效評價工作。
7.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各級黨組班子成員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對分管領域的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切實負起責任,細化措施,明確重點,加強督導。各支部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在黨建和黨風廉政等方面的工作,結合工作職責,以落實中心工作為抓手,嚴肅、規范開展組織生活。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持續推進黨支部“三化”建設,同時加強紀律建設強化執紀監督,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強化自我約束和拒腐防變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