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鋪就鄉村生活“幸福路”
隨著瀝青攤鋪、碾壓的完成,今年3月,羅坊鎮陽光大道—草池村委公路全線貫通。這條公路全長2.116公里,寬6.5米,投資700余萬元,構架起一條方便草池村、劉家村、黃花堎村三個村村民出行的交通線路。隨著交通標線的畫定,那黑白分明的瀝青路已成為鄉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以前草池到雍塘是條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雍塘到陽光大道更是一條布滿泥巴的土路,期盼了這么久,這條新路終于建好了,我們出行也更方便了!”草池村村民廖衛平高興地告訴筆者。在以前,該路段原來的道路只有3米寬,而村里的許多家庭都買起了私家車,有時回鄉碰上對向來車就會造成堵車情況,導致回村不太方便。現在道路拓寬了,嶄新的瀝青路與沿路農田里種滿的金燦燦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儼然成了村民心中的“幸福路”。
自“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實施以來,渝水區全面落實“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三級管護責任,著力“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真正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養、管養必到位。“我們圍繞鄉村振興、美麗村鎮建設、特色產業和全域旅游來謀劃建設農村公路,實現全區農村路網無縫銜接和互聯互通,先后建成了水北琴山、良山下保、姚圩七里山、百丈峰等多條產業路,實現了修好公路、發展產業、服務農村、富裕農民的美好愿景。”渝水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邱水根介紹說。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962.945公里,所有鄉、村(組)通硬化路率達100%,鄉鎮和建制村城鄉公交通達率均達100%。
“路長制+”,當好美麗鄉村“路管家”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多年來,勤勞智慧的渝水人踏平崎嶇、跨越山水,用心編織出一張張縱橫交錯的公路網,正悄然改變著城鄉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這幾年,我們下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公路給我帶來了便利,現在群眾富裕了,生活條件好了,看到這些游客都來我們這里游玩,心里特別高興,我開的小店也增加了不少收入。”說起交通方面的變化,村民胡建華侃侃而談,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曾經的良山鎮下保村處在深山之中,交通閉塞,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都受到道路的嚴重制約。現如今,一條安全暢通的農村旅游公路打通了良山鎮下保村的經濟命脈。依靠秀麗的自然環境,依托新改建的Y095神山至趕仙橋、Y293新吉線至峽江瀝青路修通的道路交通,下保景區成功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江西省5A級鄉村旅游點,成為小有名氣的“網紅景點”。“良山鎮探索發展出美麗農村路+鄉村旅游模式,區里為每條道路都配備了‘管家’,大家各司其職、高效監管,為打造暢安舒美的鄉村道路環境協同作戰。”作為鄉鎮一級的路長,良山鎮路長喻陽在做好公路“管家”上很有感觸。
鄉村變通途,實現振興夢。近年來,渝水區全面推進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網絡和“路長制”建設,完善規劃區域內國、省道干線公路和重要縣、鄉公路,積極開展建制村通雙車道改造,著力構建覆蓋廣泛、深度通達的農村交通網絡。目前,該區已形成區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監管隊伍,打造了創業大道下村工業基地產業片區、良山下保經仙女湖至凱光鄉村旅游示范帶和水北經羅坊至姚圩農業示范帶片區建設,讓群眾切實共享改革發展的喜人成果。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