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現將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高位推進法治工作
一是強化領導,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高新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2022年6月高新區召開了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議。會上傳達學習了中央、省委、市委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印發了《高新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等相關文件。
二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貫徹落實。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高新區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加強對執法、司法、守法普法一體系統推進,出臺《法治高新建設規劃(2021-2025年)》科學謀劃《關于在全區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三是強化示范引領,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對法治建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實施領導干部任前憲法宣誓。組織62名新任干部參加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和全區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參加全省網上法律知識考試,參考率和合格率均為100%。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干部培訓內容。組織全區動員干部學習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熱潮。
(二)堅持法治引領,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持續深化“五型”政府建設。1.大力推進“馬上辦”。對131個事項中程序簡單、不需看現場的,明確為即辦件,現場申報、現場辦結。2.積極推行“網上辦”。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贛服通”高新分廳,實現26個高頻事項網上申請、預約及辦理,做到“一網通辦”。3.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推動“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轉變,最大限度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梳理制定“無證明辦理事項清單”(第一批),涵蓋了市場準入、社會事務、農水事務、城市管理等領域共29個事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申請辦理時,無需提交由我市的行政機關或其他機構出具的證明證照(比如身份證、營業執照等),事項辦理單位不得向申請人索要,改由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進行核驗。2022年,高新區“一次不跑”辦結22556件,“只跑一次”辦結70150件。
二是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舉措落地落實,高新區管委會通過政府購買法律服務形式共聘請了兩家律師事務所組建成立了高新區企業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兩家律師事務所通過派駐專業律師常駐政務服務大廳值班與不定期下企業進行走訪等形式,為轄區企業與居民常年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支撐和保障。2022年,派駐律師在值班和走訪中解答企業各類法律問題咨詢共計2811人次,提出合同審查修改意見或建議200余份,協助代寫草擬合同或者其他法律文書150余份;另一方面,兩家律所派駐律師共計走訪企業300余家,并通過發放《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案例及提示》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法律風險進行防控提示,避免出現糾紛及問題。高新區通過企業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使民營企業經濟得到有效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強。
(三)堅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推進鄉鎮綜合執法改革。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推進鄉鎮綜合執法改革的批示精神,高位推動,有序推進,印發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和時間節點。實現了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強化了鎮(辦)的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職責,逐步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2022年9月高新區執法人員組織行政執法業務培訓班,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分組討論、案例教學、模擬法庭等多種形式進行專業培訓,提升依法行政意識和執法能力。
二是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組織開展行社區矯正案件評查4次。加強執法證件管理,全年辦理執法證6個。
(四)堅持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高社會法治水平
一是扎實開展普法依法治理。1.著力提升全民法治素質。制定全區“八五”普法規劃,積極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社區矯正法、法律援助法、12.4憲法宣傳周等法治宣傳主題活動,開展法治宣傳活動50余場次,散發法治宣傳資料十萬余份,固定宣傳標語200余條。2.持續推進“三個一”工程。全區共選派公檢法司人員擔任村法律顧問46名,配備村組調解員202名,遴選法律明白人15155名;嚴把準入關,將“兩委干部”、黨員、退伍軍人、網格員等優先納入培養對象,培養“法律明白人”骨干4137人,社區法律明白人骨干35人。加強能力培養,組織“法律明白人”專題學習、大力推進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法律明白人”的培養,2022年法律明白人共參與社會事務管理1750件次。3.積極開展法治鄉村示范創建。積極參與“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評選。水西鎮等3個鎮(辦)獲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城東辦光明管理處獲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馬洪辦山南村委被評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是深化拓展公共法律服務。以服務社會保障民生為宗旨,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接待群眾各類法律咨詢745件,滿意率達99.9%。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按照標識規范統一、功能設置合理的標準要求,全區已建成標準化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鎮(辦)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個,村(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55個。
三是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社區矯正對象監管幫扶和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直接關系社會穩定。2022年,我區已建立健全社區矯正對象的銜接、接收、監管、教育、考核、獎懲、解矯等各環節的工作制度,并制作了統一的社區矯正工作文書格式,確保社區矯正工作依法規范運行。
四是創新人民調解。健全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打造高新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訴源治理。建成訪調對接中心、高新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推動糾紛預警、分析、分流、化解四維合一,形成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
五是規范司法所工作。加強基礎建設,投入經費20余萬元完成司法所規范化改造,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與司法所、便民服務中心一體建設、資源共享,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夯實基層隊伍,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招錄3名司法輔助人員充實到司法所。強化業務管理,建立督查機制,將司法所履職情況納入全面依法治區考核。理順工作機制,明確司法所負責人列席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為推進法治鄉鎮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22年,我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履行行政職能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行政辦事效率;二是行政決策機制及制度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三是行政執法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行政執法培訓力度不夠,執法人員缺少系統的行政法規培訓,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對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強,部分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對法律法規不熟等問題;四是法治宣傳工作有待完善,法律進機關、進企業、下基層等落實不夠,需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造法治氛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干部依法行政的學習培訓。把干部學法用法情況,是否掌握與履行職責有關的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是完善行政執法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我區將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培訓,迅速適應在新的執法體制環境下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創新的目標實現。
三是加強法治教育宣傳,營造濃厚法制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國家法律法規,開展多形式的法治宣傳活動,面向全區開展法律法規咨詢和解答工作平臺,進一步提高全區公民法律素質。進一步加強基層法治建設和企業法治建設,做到“普法、學法、用法”。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