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余市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匯報
新余市水利局
2024年10月16日
一、基本情況
今年來,新余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持續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全市河湖保護取得新成效,河湖面貌顯著改善。2024年1-8月,全市13個斷面水質綜合指數均為4.2961,同比改善5.52%;8個河流斷面均值全部達到Ⅱ類,所有河流、湖庫斷面均消滅Ⅴ類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二、工作開展情況
1.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組織召開市級總河湖長會議,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審議相關文件,研究部署年度工作任務。簽發市級總河湖長令1份。全市539名河湖長認真履職,今年累計開展巡河巡湖29047次,整改問題633個。
2.聚焦河湖管護工作重點。一是推進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嚴格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市整改完成小水電站安全隱患問題29個,12座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泄放達標。鈐陽灌區被列入省級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試點。112家工業取水戶均安裝在線計量監控設施,重點取用水戶計量率達100%。組織開展市、省級節水型企業和高校申報評選活動。今年全市用水總量預計在7.0億立方米以內,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較省控目標值(8.21億立方米)少1.21億立方米。二是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對重點排污企業建立了自動在線監測裝置。全市所有建制鄉鎮均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今年將新增建制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0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4.02%、進水BOD濃度112.25mg/L。全面推進生活垃圾“2+1”分類示范試點工作,建成新余市大件垃圾破碎中心,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工作正在啟動中。完成貨運船舶岸電改造任務10艘,船舶港口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率100%。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今年新增獸藥抗菌減量化企業43家,創建省級示范企業2家。全面推進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溯源和整治,狠抓總磷超標整治工作。三是推進河湖岸線空間管控。動態調整87條山區河道名錄和“四個責任人”名單。梳理河湖“四亂”問題101個,已整改98個。模排“清河行動”問題清單63個,已整改58個。摸排河湖圩堤管理范圍內房屋問題5個,基本完成整改。全面禁止河道非法采砂,開展河道執法巡查行動62次,查處非法采砂案件1起。四是推進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圍繞建設美麗新余,全力推進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十大行動”計劃。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圖斑修復面積占轄區內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圖斑總破壞面積比例完成80.1%。建立了濕地保護機制,全市濕地保護率54.8%。穩步推進孔目江城區段等4條幸福河流建設。推薦12個村委參加創建全省水生態文明村評選。仙女湖景區成功創評2024“風景獨好”旅游名景區。
3.夯實河湖長制基礎工作。堅持以督促改、以考促干、以法促建,大力夯實河湖長制基礎保障工作,促進河湖長制高效運轉。一是強化組織體系。建立了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河湖長制組織體系,每條河流每個河湖泊都有人管事、有人擔責。全市配備河湖專管員、巡查員、保潔員1274人,聘任一批熱心市民作為民間河湖長、企業河湖長。成立37支“河小青”志愿者服務隊,今年累計開展巡河護河活動211次。二是加強督查督辦。制定完善相關獎懲、監督、考核機制,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明查暗訪,加強督查督辦。今年全市共下發河湖突出問題整改督辦單15件,解決問題19個。三是加大法制監管。動用“河湖長+檢察長+公安局長”協作機制,解決分宜雙胞胎豬業有限公司危害水庫水質一案。攜手宜春市水利局開展袁河流域跨界河湖庫管護聯合督導,督促整改板松塘和童家水庫矮圩、周邊養殖場問題。發布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和非法狩獵違法犯罪的通告,查處漁政案件12起。開展河湖水域治安整治聯合巡查50余次,出動警力120人次,清理地籠網200余幅。正在開展市生態環境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省人大通過《新余市孔目江水體保護條例》,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四是重視績效考核。將河湖長履職情況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述職的重要內容,市級總河湖長、副總河湖長及河湖長書面聽取了縣級河湖長履職情況報告。將河湖長制工作列為市委、市政府年度綜合考核內容,與各單位的評優評先相掛鉤。五是抓好宣傳教育。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節能宣傳周等為契機,大力開展節水宣傳、水資源保護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園區、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舉辦節約用水有獎征文和節水短視頻大賽,組織參與線上水資源保護知識答題活動。今年全市共投入宣傳經費20萬余元,開展水資源護宣傳2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畫冊10000余份,參與人數達20000余人,進一步提高了公民、法人和各級組織愛護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三、存在問題
1.地表水環境質量提升壓力大。我市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改善難度大,影響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農業面源污染難治理、城鎮生活污水難處理、水土流失難治理、流域總磷難削減等,需要進一步加大各類污染源的整治工作力度。
2.水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壓力大。各級財政普遍面臨資金緊張,投入水環境治理的資金的渠道少、壓力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強化督導調度。繼續發揮組織協調、調度督導、檢查考核作用,持續壓實各責任單位的治水責任,督促各級河湖長認真履職,確保年度目標的順利完成。
2.加快河湖長制工作轉型升級。由于議事機構改革,我市河長制辦公室已取消,改設河湖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掛靠市生態環境委員,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探索河湖長制工作新方式。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