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五育并舉”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快速發育,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壓力和外界諸多不良因素的負面影響,兒童青少年危機極端事件呈上升趨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江西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加強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潤心行動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新余市“潤心行動”實施方案》由“指導思想”“行動目標”“工作內容”“保障措施”四個方面組成。
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進兒童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素質協調發展,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行動目標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學校組織、家長參與、社會支持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建成覆蓋城區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形成數據信息預警——學校家庭預處——專業機構介入——社會全面支持的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機制;到2022年底,100%的中職院校和中小學建立心理咨詢室,90%以上的教師和70%以上的家長知曉心理健康知識;全市建成20個社區潤心驛站,培訓新生家長1.2萬人次,開展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簽約服務試點16個。
工作內容有五項:一是建設潤心校園,提升學校心理服務能力;二是開設潤心學堂,開展心理知識宣教活動;三是搭建潤心平臺,建立監測評估干預機制;四是共建潤心驛站,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五是培育潤心使者,擴充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團隊。
保障措施有六條: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明確部門職責;三是落實工作經費,市、縣(區)財政分別安排“潤心行動”專項資金并納入年度預算;四是保障教師待遇;五是強化專業支撐;六是做好宣傳工作。
三、出臺意義
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不斷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共育模式,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生態。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