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全面落實《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扎實推進全市碳達峰行動,市政府印發了《新余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分別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江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我市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第一時間開展研究、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圍繞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定方向、管長遠。
二、目標任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把碳達峰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綠色低碳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能源體系、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指標,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全面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將碳達峰貫穿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明確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等“碳達峰九大行動”。
四、涉及范圍
全市范圍內執行,包含各縣區。
五、執行標準
《實施方案》由新余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自2023年3月7起執行,有執行期限的按照規定期限實行。期間如遇國家和上級政策調整,以新政策為準。
六、關鍵詞詮釋
1.“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達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
2.“碳減排”: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必須減少,從而緩解人類的氣候危機。
3.“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4.“碳排放權”:是具有價值的資產,可以作為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換——減排困難的企業可以向減排容易的企業購買碳排放權,后者替前者完成減排任務,同時也獲得收益。
5.“非化石能源”: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類型外的能源。
6.“尖峰負荷”:是基本熱源供熱能力不能滿足的由峰荷熱源提供的差額熱負荷。
7.“節能減排”: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8.“綠色金融”: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及治理,引導資源從高污染、高能耗產業流向理念、技術先進的部門。
9.“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10.“綠色建筑”: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解讀機關:新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解讀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科 陶宇峰
咨詢服務電話:0790-6442178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