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結合我市數字政府建設方案相關要求和本地實際,制定并印發《新余市政務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便于各級各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和推動管理辦法的貫徹實施,現將《管理辦法》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2025年2月我市編制印發《新余市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構建謀創新、科學規范的制度規則體系”“在基礎設施方面,制定政務云、政務信息網、城市大腦等管理制度”。為我市政務云管理辦法的出臺指明方向。
近年來,新余市在政務云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算力資源統籌不足、云資源利用率不均衡等問題。為貫徹落實我市關于數字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結合工作需求,在充分調研、深入分析本地政務云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管理辦法》,經過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最終印發實施。
二、主要內容
《管理辦法》由總則、規劃建設、資源管理、運維管理、安全管理、監督考核、附則等七個部分組成。
(一)總則
明確管理辦法目的及依據,界定政務云定義及資源范圍,劃分市級云主管部門、使用單位、云服務提供方三方職責,強調“集約共享、安全可控”原則。
(二)規劃建設
堅持“全市一朵云”架構,避免縣區重復建設政務云?,推動現有縣級云逐步整合至市級平臺;統籌政務云資源建設,推動安全可信的軟硬件產品的規?;瘧?/font>;通過政務云統一管理平臺實現資源監測。
(三)資源管理
建立“按需申請、審核、測試、開通、回收”全流程機制,?動態調節資源供需?;分類施策,按需供給,根據實際情況對開發環境資源、應急資源,閑置資源超期自動回收。
(四)運維管理
明確云服務提供方運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供響應及時、高可用性?服務保障,配合使用單位做好系統遷移等工作。使用單位應做好上云信息系統的日常運行監控及安全問題報告。
(五)安全管理
明確安全管理要求及防范措施,劃分政務云安全責任范圍?:數據安全(使用單位)、平臺安全(云服務提供方)、監測協同(市級云主管部門);建立容災備份及定期應急演練機制和數據本地化備份。?
(六)監督考核
主要包括每年開展動態評估(建設運維、安全合規、服務響應),?考核結果與云服務商費用支付掛鉤?,未達標者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終止合作。
(七)附則
明確市數據局負責解釋爭議條款,原《新余市政務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暫行管理辦法》(余府辦發〔2019〕6號)同時廢止。
三、出臺意義
《管理辦法》在強化資源統籌方面,有利于推動跨部門、跨層級云資源整合與共享,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的集約化利用,合理降低財政支出成本,避免“各自為政”的碎片化建設模式。
在規范政務云全流程管理上,方案致力構建政務云規劃、建設、運維、評估、退出全流程管理體系,通過制度約束與過程監管相結合,推動政務云從“重建設”向“重效能”轉變,有利于長期健康運行,為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此外,《管理辦法》對破解資源分散、安全薄弱、協同不足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制度驅動,將有效提升政務云服務效能,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堅實保障。
四、主要特色
(一)堅持全市統籌,構建集約化管理新格局
強化頂層設計。明確“全市政務一朵云”總體架構,由市級云主管部門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整合縣區自建云資源,實現跨層級、跨部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嚴控重復建設。通過資源集中調度和統一分配,杜絕重復投資與資源閑置,提升使用效能。
(二)厘清權責邊界,健全協同化責任體系
主體責任明確化。明確市數據局為政務云主管部門,使用單位、云服務提供方按職責分工協作,形成“主管部門主導、使用單位落實、服務方保障”的三方責任鏈條。
兩級管理規范化?。要求縣區政府明確本級政務云管理機構,細化屬地業務系統上云管理規則,實現市縣兩級管理體系無縫銜接,確保政策執行“一盤棋”。
(三)規范全周期流程,打造高效化服務模式
?資源管理精細化。建立“需求申報—技術審核—資源分配—動態調整”全流程閉環機制,明確資源申請、變更、退出的標準化操作規范,保障資源配置精準適配業務需求。
服務管理制度化?。將政務云服務水平與費用核定、云服務提供方退出機制直接掛鉤。對資源長期閑置、違規操作等行為實施通報整改,形成“監測—整改—提升”管理閉環。
解讀機關:新余市數據局
解讀人:余飛
政策咨詢服務電話:0790-6440073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