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段虹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為高齡失能家庭的照護者提供幫扶的建議》已收悉。感謝您對我市老齡事業及失能老人照護問題的深切關注,您結合親身經歷和實地調研提出的問題與建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為照護者提供養老介護知識培訓”的建議
一是推動校企合作。建立協調機制,推動職業院校與養老服務機構合作,開設養老護理相關專業,實施定向培養計劃,擴大招生規模,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養老護理人才。二是分層分類培訓。針對不同層次的養老護理員,開展崗前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專項技能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三是建立培訓基地。支持建設養老護理實訓基地,提供模擬實訓環境,增強護理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四是采取送教進社區(或到家)。近期,我局協調銀河、福海、樂晚晴等企業,選派護理專家,對在實施“老年之家+健康小屋”民生實事項目試點的10個社區,采取集中培訓或送教進社區(或到家)的方式,重點為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傳授專業護理知識,提升其親屬或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二、關于“為照護者提供心理疏導”的建議
當前,市平安新余建設領導小組社會心理服務專項組正在制定《關于常態化開展新余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通過培訓專兼職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等多種途徑,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及婦女、兒童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家庭關系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強專業化服務建設。市民政局將聯合衛健部門及專業機構,加大對心理健康輔導師培訓力度,積極探索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入戶服務,為照護者及其失能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導。二是爭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鼓勵院校心理學專業、社會組織組建志愿團隊,有針對性地與失能老年人家庭開展心靈慰藉結對幫扶,重點服務照護者及其失能老年人。三是常態化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為推動平安新余、健康新余建設上臺階,進一步鞏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省級試點成果,自2025年起,全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轉為常態化工作,進一步強化老年人、婦女心理服務。通過培訓專兼職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等多種途徑,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及婦女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等心理健康服務。
家庭照護者是高齡失能老人養老體系的重要支撐,其身心健康直接關系民生福祉與社會穩定。您的建議為我們完善政策提供了寶貴方向。
新余市民政局
2025年5月29日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