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段虹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拓寬為高齡失能人群服務廣度的建議》收悉。您的調研深入、數據詳實,對高齡失能老人現狀及家庭困境的分析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現結合我市實際工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法律知識普及,保障老人權益”
一是深化普法宣傳。市民政局每年聯合司法部門深入社區、養老機構,定期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法之贍養義務》等專題普法活動,制作通俗易懂的法律手冊、短視頻,通過社區網格員、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送達高齡失能家庭。二是暢通維權渠道。完善“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失能老人實行上門服務;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提供全天候法律咨詢。三是強化家庭責任。推動基層調解組織介入贍養糾紛,探索建立子女贍養信用記錄,督促履行贍養義務。
二、關于“加強心理輔導服務,助力老人積極生活”
一是加強專業化服務建設。市民政局將聯合衛健部門及專業機構,培訓老年心理健康輔導師,為失能老人提供入戶心理疏導。二是爭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鼓勵院校心理學專業、社會組織組建志愿團隊,開展心靈慰藉結對幫扶,重點服務獨居、空巢失能老人。
三、關于“開展長期照護師培訓,提升專業照護能力”
一是推動校企合作。建立協調機制,推動職業院校與養老服務機構合作,開設養老護理相關專業,實施定向培養計劃,擴大招生規模,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養老護理人才。二是分層分類培訓。針對不同層次的養老護理員,開展崗前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專項技能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三是建立培訓基地。支持建設養老護理實訓基地,提供模擬實訓環境,增強護理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四是采取送教進社區(或到家)。協調銀河、福海、樂晚晴等企業,選派護理專家,對在實施“老年之家+健康小屋”民生實事項目試點的10個社區,采取集中培訓或送教進社區(或到家)的方式,重點為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傳授專業護理知識,提升其親屬或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五是全面落實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根據《江西省民政廳 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贛民規字〔2025〕1號)要求,將納入低保范圍且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失能老年人(評估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等級)和低保高齡老年人納入補貼范圍。
感謝您對養老事業的深切關懷與務實建議!誠盼繼續提寶貴意見,共同推動高齡失能老人“有尊嚴、有保障、有溫度”的晚年生活。
新余市民政局
2025年5月29日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