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新余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今年以來,新余市以“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市”為目標,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1至8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4.2%,PM2.5年均濃度26.3微克/立方米,連續六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8個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5個湖庫斷面全面消除Ⅴ類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全市生態環境監管能力顯著增強,建成水環境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無人機巡查全覆蓋,配備32類新型執法裝備。渝水環境監測站配備GC-MS等150余臺尖端設備,CMA資質認證達243項,通過LIMS系統實現監測業務“一網通辦”,數據審核周期縮短50%。特別是首臺搭載ICP-MS重金屬分析系統的應急監測車的配備,使新余首次具備65項重金屬指標現場精準分析能力,并可實現五項常規污染指標現場連續自動分析,徹底革新了傳統實驗室送檢模式,標志著全市應急監測響應能力取得重大突破。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1起,辦結生態環境信訪320件,滿意率100%。深化“放管服”改革,對312個重點項目提供環評便捷服務,豁免審批112個。
在污染防治攻堅方面,新余市于7月至9月開展夏季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圍繞“四塵三煙三氣”開展全面排查整治,累計通報大氣問題275個,整改率達90.2%;查處違法案件5起,移交公安機關1起。通過攻堅,全市優良天數比率提升至94.6%,PM2.5濃度下降至25.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改善明顯。同時,實施美麗新余建設項目45個,已完成投資14.7億元。啟動污染應急響應30次,挽回16個優良天。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相關案例獲全省推廣。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序推進,多數問題已按時完成或達到序時進度。
下半年,新余將加快美麗新余建設,持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推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雨污分流工程,強化智能監管與應用,優化項目環評服務,探索多樣化生態修復模式,確保“無廢城市”任務圓滿收官。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