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記者隨仙女湖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小根來到觀巢鎮社頭村采訪。在一處田邊,一個火車頭似的龐然大物立即吸引了記者的眼光。走進柵欄圍成的平臺,在“出水口”牌子旁邊,池子內清水從一根細長的白色管子里不斷地汩汩涌出,而出水口正對面的入水口“格柵池”內是污黑的廢水。
問水哪得清如許?市長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工程師羅俊指了指這個“大家伙”,“那就是答案。”
這個“大家伙”通身墨綠,是一個長約8米、寬約3米、高約4米的圓柱形罐體,格柵池、備用池、調節池等有序分列四周。“這是FMBR膜技術污水處理器,它可以同步處理污水、污泥且不產生異味,污水日處理能力可達100噸,服務人口約1000人。”羅俊驕傲地介紹。
據了解,污水需先進入格柵池、備用池、調節池等進行逐級過濾沉淀,最后通過提升泵將水提至FMBR膜技術污水處理器內。此時,對污水起凈化作用的浮球和氨氮菌群正在處理器內整裝待發,鼓風機也在一旁為之助力,風吹得處理器內的水翻滾不停,同時增強菌群的活性。菌群通過曝氣再次對污物進行吸收和消化,使水質得到最大程度的凈化。污水經過處理后可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對于膜技術處理污水,羅俊有說不完的稱贊:“出水穩定,污水處理后出水水質優。環境友好,外排污泥量少,基本不產生異味,對周邊環境影響少,可臨近居民區建設,有效緩解‘鄰避效應’。易選址,占地面積較小,可充分利用邊角空地。管理簡單,自動化控制、智能化程度高,無需專人值守……”
鎮二級主任科員劉和生告訴記者,該項目列入觀巢鎮集鎮污水管網改造工程項目,于2016年9月開工建設,2018年3月竣工驗收投入使用。主要包括污水處理站以及污水處理設施設備、雨污管網改造、新建化糞池等附屬設施。項目實施后,大大減少農村產生的污水,改善村容環境,提高農村衛生水平。
李小根介紹,自2018年以來,仙女湖區共完成25個建制村的建設任務,每個建制村都建設有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極大地改善農村水環境。為落實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成效,加強運維工作,仙女湖區以各鄉鎮辦為責任主體,加強屬地管理,7個鄉鎮辦都建設有農村污水運維站,并由第三方專業運維公司進行統一專業運維。
好一個膜技術!好一項民生工程!
孔目江流域農村生活污水、廢水凈化水質達標后排入孔目江,恢復了“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保護了我們的母親江孔目江和飲用水,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