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是工業強市、區域小市、山水美市,簡稱“工小美”。為做好美的文章,新余市針對污染量較大畜禽養殖業,通過調優畜禽養殖業布局、推進生態化改造、創建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體系、完善考核監管機制等方面推進畜禽糞污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全面提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以“調”為抓手,調整優化畜禽養殖區域布局。調優畜禽養殖布局,按照布局合理化、生產規模化、養殖綠色化的要求,加強規劃引導,調整優化畜禽養殖布局,引導養殖業從禁養區向可養區轉移、從養殖密集區向環境容量大的區域轉移。根據社會發展和環境承受能力,落實養殖總量控制,加強新(擴)建養殖場的審批和監管,在保障畜產品有效的前提下,促進畜牧業生產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以“改”為方法,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建設。該市按照“五化”標準,加快可養區畜禽養殖場升級改造,完善畜禽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設備,大力推廣新設施、新工藝、新技術,完善養殖糞污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運營和監管。全面推廣“三改兩分再利用”技術(改水沖清糞為干式清糞、改無限用水為控制用水、改明溝排污為暗溝排污,固液分離、雨污分流,糞污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全市共創建標準化示范場26家,其中部級6家、省級7家、市級13家。
以“治”為手段,推進可限養區養殖場治理改造。新余市按照前端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總思路,采取四種模式,即種養結合模式、異位發酵床模式、第三方處理模式和厭氧發酵與達標排放模式,圍繞著“三沼”綜合利用,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場生態化改造,最大限度地實現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據統計,全市改造提升規模養豬場206家,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
以“建”為重點,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體系。新余市持續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體系建設,構建科學完備、運轉高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穩步推進病死畜禽集中處理場建設,渝水區已經建成了病死畜禽集中處理場并投入使用,年可處理病死豬10萬頭以上。目前,全市保留下來的養殖場全部配套建設了冷庫或冰柜,2個鄉鎮單獨建立了病死畜禽暫存點。
以“考”為措施,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考核制度。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度、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和部門監管責任制度,下達了《新余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目標管理(2017-2020)責任書》。各級政府對轄區內畜禽養殖整治及糞污資源化利用負總責,明確企業法人是糞污治理的第一責任人,年出欄5000頭以下的養豬場全部實現網上申請環保登記備案,5000頭以上的全部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此項工作已列入市政府對縣區政府(管委會)績效考核的內容,建立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以“用”為目標,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近年來,新余市充分結合本區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新路子。2014年,該市引進了江西正合環??萍加邢薰荆诹_坊鎮開始建設規?;笮驼託夤こ讨行?,積極探索畜禽糞污第三方全量化集中處理模式,日產沼氣2萬方、年發電2000萬度、年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達40萬噸、建成年產3萬噸的有機肥廠,輻射帶動周邊10萬畝農田實現綠色循環發展,成為全國綠色循環農業模式樣板。
(新余市農業農村局 劉進法供稿)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