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我市連續以“七件事”的形式部署農業農村工作。今年,再次提出鄉村兩級七項重點工作是全市農業農村的主體,并以此為抓手,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大變樣”。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突出抓好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勵志扶貧、消費扶貧、社會扶貧等“五個重點”,探索建立農業設施扶貧和社會保險扶貧“兩個長效機制”,確保如期全面脫貧。統籌推進農村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確保參保率達到95%以上。
以建“三園”工作為主抓手,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堅持“四精”理念,完成766個村莊整治建設任務,加快農村“菜園、果園、花園”建設,形成一批田園化、特色化的美麗家園典范。實施好渝水區美麗宜居試點縣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實施鄉鎮雙車道改造及通行政村窄路面拓寬改造,打造美麗鄉村樣板路,基本實現行政村通公交。
以“精優特綠”為理念,全力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完成5.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好糧食生產安全省長負責制,重點推進優質稻基地和再生稻基地建設,力爭優質稻面積再增20%。制定出臺支持新余柑桔產業發展、牛羊及水產產業發展等專項文件。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工作,完成全市農村房地一體化確權登記發證。
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持續鞏固“保家行動”成效,落實升級版畜禽整治各項舉措,加強山塘水庫日常監管。全面深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實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第三方治理,做好渝水區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分宜縣城鄉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項目。全面完成新余市三年建成243座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總任務。
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營造鄉村和諧文明社會環境。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好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系列先進典型的選樹工作。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村民理事會等平臺作用,積極培育新鄉賢文化。全面鋪開以膳食改善、免費淋浴、免費洗衣為主要內容的“小荷工程”建設,惠及1.3萬名農村寄宿學生。
抓實農村政治生態建設,提高鄉村治理能力。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以及貪污挪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治理,整治加重基層負擔、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
切實鞏固農村基層組織,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設。加強鄉村干部隊伍建設,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常態化機制。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