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學校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共享共用,滿足人民群眾就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需求,新余市十屆人民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并印發了《新余市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的實施方案》。10月18日,新余市召開全市中小學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新余市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的實施方案》由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開放范圍、開放條件、開放對象、開放方式、職責分工和組織實施9個方面組成。
指導思想。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積極融入“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不斷提高學校管理及體育工作質量和水平,推動新余市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政府統籌,多方參與。二是堅持因地制宜,有序開放。三是堅持校內優先,安全為重。
主要目標。努力形成政府、部門、社區、學校和社會力量相互銜接的開放工作機制;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聚焦群眾關切,解決群眾就近健身急難愁盼困難。
開放范圍。全市符合開放條件的各公辦中小學校做到應開盡開;鼓勵民辦學校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
工作日開放時長原則上每天不少于3小時;雙休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原則上每天不少于6小時;寄宿制學校除寒暑假外,工作日、雙休日不開放。
開放條件。學校體育場館在滿足本校師生日常教育教學、訓練、競賽以及課外體育鍛煉等活動需求的基礎上,有向社會開放的容量和時間段。
開放對象。學校體育場館開放主要面向校園周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青少年學生、社區居民以及社會組織?;加袀魅静?、心臟病等嚴重基礎疾病人群,精神病患者,飲酒人員以及處于刑事處罰期的人員,均不允許進入學校健身。
開放方式。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采取委托第三方機構網上預約制。預約進入校園健身人員須遵守《市民入校健身文明公約》。
職責分工。市人民政府為主導,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縣(區)、管委會教育體育行政部門,鄉鎮(街道辦),開放學校共同參與。
組織實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加大宣傳力度。三是強化安全防范。四是開展督查考核。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