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聞界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市生態環境局向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我市建設水生態治理的重要時期。新余市生態環境系統以排口長為主要抓手,深入推進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控源截污為重要手段,常抓袁河水環境治理;以降磷控藻為目標導向,加強仙女湖水體保護。目前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首先向大家發布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1-3月,新余市PM2.5年均濃度為37.9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下降6.2%;優良率為95.6%,全省排名第3。1-2月,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13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76.92%,水質綜合指數4.138,同比改善8.99%;8個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仙女湖湖庫5個點位全面消滅Ⅴ類水,新余入樟樹的下蔣家斷面總磷濃度較宜春入新余的彬江斷面下降19.15%。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一、2023年全市水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一)創新工作思路,實現精細化管理
一是推進排口長工作制落地見效,按照《新余市市級入河(湖)排口長管理規定》,落實縣處級實職領導掛點責任制,確保全市排口“事有人管、責有人負”,通過定期通報排口水質,推動負責排口水質穩步提升。二是積極爭取省市兩級財政專項資金,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指導幫扶縣區水環境治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水環境綜合治理精細化、科學化水平。三是強化飲用水保護和預警機制,我市積極申報飲用水水源地信息化建設工程,目前已完成獅子口水庫水源地信息化建設,第三水廠、第四水廠水源地信息化建設項目正在實施,通過建設中心管理平臺、高空瞭望、低空視頻、電子圍欄以及湖庫藍綠藻預警監測系統等,全面、動態、實時掌握水源地信息,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水平,全力保障我市飲用水源安全,
(二)增強系統治理,深化水環境修復
一是深入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國、省考斷面5公里范圍入河排污口查測溯治排口91個,需整治的76個排口已完成整治33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二是加強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2023年,獅子口水庫和西坑水庫水源地均已按要求完成規范化建設,至此我市5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全部完成規范化建設。三是著力控制汛期污染強度。針對孔目江江口汛期污染強度較大問題,開展連續多次監測排查和夜查,并根據排查結果,制定印發了《孔目江江口汛期污染強度較大問題整改方案》,共形成整改措施13條,做到整改情況每月定期調度。開展了2次全市汛期污染源和風險源全面排查,針對發現的32個問題,建立了問題清單并定期調度,目前已完成整改24個,其余8個問題(均為工程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整改。四是積極防范藍藻水華爆發。制定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仙女湖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密切關注仙女湖水質、藻密度和葉綠素變化,每日發布超預警值通報,每周發布濃度變化情況,并督促縣區開展日常環湖巡查。制定了《仙女湖水華防控應急預案》,購置了藍藻打撈船,全面提升藍藻水華防控能力。五是加大水生態環境項目實施力度。截至目前,我市申報并通過省部兩級審核的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5個,爭取中央資金近1.27億元,用于推動水環境整治及生態修復等工程,改善水環境質量。
(三)強化督查檢查,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全力推進袁河流域(新余段)總磷污染控制。針對全市地表水斷面例行監測結果、仙女湖湖庫斷面總磷濃度變化和仙女湖重點入湖河流總磷濃度情況開展分析,每月定期通報全市水環境質量及總磷濃度情況,督促縣區關注水質情況,針對水質下降斷面及時開展排查整治。2023年入湖的12條河流總磷濃度均值為0.078毫克/升,同比下降22%。二是推進開發區污水收集處理提升。化工園區通過園區自查、市級排查、省級核查,發現我市3個開發區19個問題,已督促園區制定了“一園一策”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12個問題整改。其中,高新區國家級開發區發現的8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水生態環境保護將開展的重點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一是堅持源頭防控,持續推進城區集中式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專項行動,推進市級飲用水源地信息化建設,加強應急處置能力,保障飲用水安全。
二是堅持控源截污,深入推進排口長制工作,按照年度目標任務,以問題為導向,督促重點排口和問題排口開展溯源排查和整改,促進排口水質提升。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嚴控汛期污染強度。緊盯重點斷面水質變化,加強水質預警監測,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預報信息。定期調度各項整治措施,強化重點污染源管控,有序推進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堅持降磷控藻,進一步加強仙女湖水體保護,督促指導分宜縣加快推進鈐陽湖緩沖帶(袁河—龍須溝段)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分宜縣城西工業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和入河口濕地修復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改善鈐陽湖水生態。
以上就是今天的發布內容,希望社會各界能一如既往地給予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理解和幫助,共同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持續改善我市水環境質量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答記者問
問題1:新余市一直這兩年在推動全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行動,請簡要介紹一下行動進展情況。
為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進一步提升集中式飲用水水質,2022年8月,新余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新余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方案從5大方面指出了14個問題,提出52條措施77項具體事項,涉及工程性措施20項。
截止今年3月22日,已完成27條整改措施的41項具體事項;剩余25條整改措施36項具體事項正在有序推進中。20項工程性措施已完成14項,剩余6項均正在按序推進中。經過多方努力,我市三、四水廠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穩定達100%,水廠出廠水達標率100%,末梢水達標率100%,直飲水建設穩步推進。
問題2:水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大量工程性項目作為支撐,請問我市在水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儲備方面有什么舉措?
要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方面必須要跟上,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分析問題癥結。全面梳理全市水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找準主要癥結,明確項目包裝的主要方向,做到精準治污。
二是多方籌措資金。我們通過積極申報中央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專項債項目等方式,大力籌集資金,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保障充足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資金。
三是強化進展調度。我們通過定期調度項目進展,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進項目實施。
2023年,我市重點針對仙女湖水環境質量提升、飲用水源地保護等重點方向,申報并通過省部兩級審核的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5個,總投資1.27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資金5783萬元,實施鈐陽湖緩沖帶修復、姚家江水生態修復、兩個市級水廠水源地信息化建設和高新區入河排污口規范建設等5個項目,目前項目正在實施中。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