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新余審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由我來介紹2023年度審計工作開展情況。
2023年,新余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審計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專業性強、觸角廣泛、反應快速的優勢,為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市貢獻審計力量。1個審計項目獲“全省優秀審計項目”,3個內審案例分別獲得全省一、二、三等獎。
一、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審計監督質效。
市審計局在推動黨委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管好財政資金“錢袋子”、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規范權力運行等方面持續發力,緊盯重點領域、重大資金、重點項目以及群眾“急難愁盼”事項,扎實開展審計監督。2023年共完成審計項目50個,出具審計報告和專項審計調查報告75篇,審計發現問題783個,審計處理應上交財政和歸還原渠道資金9226萬元,向紀檢監察機關等有關部門移送問題線索38件,提出審計建議177條。
一是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發揮推動作用。根據審計署部署,每季度開展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重點關注美麗新余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完成四個季度自選專題的跟蹤審計,審計發現未及時退還續貸會員保證金、呆賬應核銷未核銷等問題12個。
二是聚焦財政資金提質增效發揮促進作用。圍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維護財政資金安全等目標開展審計,完成了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仙女湖區財政決算審計,工業高質量發展、林業、科技專項資金審計,市民政局、市商務局等6個單位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審計,審計發現預算編制不精準、非稅收入未及時繳庫、結余資金未收回、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175個。
三是聚焦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保障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兜底民生底線,推動各項惠民政策貫徹落實。完成了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審計發現挪用或擴大范圍支出補助資金、克扣集中供養人員補助、不符合條件人員違規享受救助待遇等問題47個,移送問題線索6件。完成了市四中、市暨陽小學財務收支審計。
四是聚焦權力規范運行發揮監督作用。緊盯重要領域、關鍵環節、重點崗位深入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年共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23個(離任審計項目4個、任中審計項目19個),審計發現相關單位未實現任務目標、內部財務監督不完善、罰沒物資處置不到位、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等問題253個。完成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1個,發現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推進滯后等問題20個,進一步促進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規范用權。
五是聚焦規范項目管理發揮“體檢”作用。以促進提高投資績效、維護建設資金安全,推動項目建設規范管理和達到預期投資效果為目標,對一些重大項目從立項到結算全過程進行“體檢”,完成了市婦幼保健院門診保健綜合樓項目建設管理情況審計,審計發現工程設計合同轉包、提前支付工程款、擴大項目開支范圍等問題29個。完成了縣(區)政府投資EPC項目建設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項目前期準備、招標投標、合同管理、目標控制、竣工及后續管理、資金及財務管理、基本建設程序、政策落實及營商環境、項目監管等9個方面45類問題,移送問題線索5件。
六是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發揮預警作用。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盯緊政府債務、國有資產,經濟金融等重點領域,完成了供銷合作社社有資產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三降兩清一扭”政策執行不到位、社有資產管理不規范、社有企業內部控制不嚴等問題44個,移送問題線索3件。著力揭示影響發展安全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隱患,及時提出審計建議、督促整改,推動筑牢經濟發展安全。
二、強化貫通協同,凝聚長效監督合力。
持續加強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察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健全完善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機制,推動形成同頻共振、互相支撐、銜接順暢、配合高效的大監督工作格局。
強化與紀檢監察監督和巡察監督的協助配合。派出5名業務骨干參加中紀委辦案、省委巡視和市委巡察工作,派出3名業務骨干協助市紀委查辦有關案件;認真貫徹落實《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工作規程》,配合市紀委監委、市委巡察辦調閱審計報告、檔案、工作底稿等資料214份,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問題線索13件。
強化與組織部門的協作配合。全年共向組織部門提交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23篇,2022年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報告27篇,每月向組織部門干部監督科上報干部監督信息表,為組織部門選人用人提供參考。積極參加全市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報告有關審計情況,及時提供有關資料。
切實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作用。科學制定2023年度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研究討論加強和改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發出8份聯系函深化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商,積極探索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共享、機制共建、成果共用模式。
建立“檢察+審計”協作機制,凝聚公益訴訟監督合力。與市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檢察公益訴訟與審計監督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辦案協作、聯合督辦、聯席會議等協作配合機制,明確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加強協作配合,2023年共移送相關問題64個,聯手推動大監督工作格局。
三、狠抓審計整改,做好審計“下半篇文章”。
堅持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工作格局,壓實壓緊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審計機關督促檢查責任。
上下聯動促整改。及時向省審計廳報告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配合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涉及我市相關問題的整改銷號,梳理各責任單位報送整改資料,完善整改臺賬,同時將市本級審計未整改到位的問題一并納入,同期部署、同步調度。省審計廳反饋市本級糧食領域專項審計調查27個問題已整改25個,還有2個問題正在推進;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涉及我市的60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人大監督促整改。對納入年度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的審計整改結果,受市政府委托向本級人大常委會作整改情況報告,配合市人大對抽選的5個被審計單位進行滿意度測評,結果均為滿意。配合市人大開展審計整改“回頭看”。對2020、2021年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務收支審計報告查出的問題“回頭看”,督促9個單位11個未整改到位問題進一步整改,推動6個問題整改到位,涉及金額9692.12萬元。
強化督導促整改。進一步加大審計整改督查力度,開展現場督查3次,發出《整改督辦函》9份,2022年審計發現的570個問題已整改553個,上繳財政和歸還原渠道資金3.08億元,推動22個單位出臺制度34項。
開展考核促整改。將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納入縣區和市直單位年度目標績效綜合考核,作為領導干部考核、獎懲的參考。2023年對整改不到位的4個單位予以處理,強化了審計整改結果運用。
專項審計促整改。創新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將審計整改作為年度審計項目計劃開展專項調查項目,對縣區審計局2020年至2023年6月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通過審計,進一步推動了相關問題整改。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