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特教發展保障機制。健全經費保障。保證向市特殊教育學校下撥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為普通中小學的6倍以上。每年安排普校隨班就讀補助金20萬元。提高資助標準。“兩免一補”中的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為小學1200元每生每年、特教初中1450元每生每年。在高考入學政府資助金發放中,殘疾學生列為保障人群的第一系列。特教老師較普通中小學老師額外享有25%的特教津貼。落實師資保障。按照《關于加強全省中小學教職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編辦發〔2017〕72號),落實特殊教育學校師生比1:3-4的配備標準,加強康復醫生、康復治療師、康復訓練人員、巡回指導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
二是特殊學生教育年限繼續向兩頭延伸。持續改進和完善中招錄取辦法,肢體殘疾的學生可免考體育,聽力殘疾的考試可以選擇免試聽力,分數按比例折算。在部分中職學校試點特教職業班。有條件的中職學校可以開設特教班,與特教學校聯合辦班,利用現有資源開設與智力、自閉癥、腦癱等殘疾人相關職業教育培訓。著力構建殘疾人終身學習體系。市特殊教育學校辦好殘疾人高中部(班),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殘疾人特點合理調整專業結構,逐步增開相關中職教育專業,為殘疾學生提供就業支持保障。舉辦特殊學齡前兒童公辦幼兒園。
三是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對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和普通學校承擔隨班就讀教學管理任務的教師實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各級開展普通教育培訓應適當增加特殊教育內容。制訂“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對特教教師培訓予以傾斜,做好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和隨班就讀資源教師的新課標新教材培訓。各縣(區)、特教學校要制定具體計劃,認真做好承擔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教師、資源教師和送教上門教師的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依托市特殊教育學校專業力量,建立市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開展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指導服務。加快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及資源教室的建設,組織普通學校教師參加資源教師特殊教育業務培訓,加快融合教育推進步伐。全市殘疾兒童全部納入全國殘疾兒童就讀安置監控體系,組織成立市縣兩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開展殘疾少年兒童入學能力認定工作,認定的不適合在校就讀的殘疾兒童統一由市特教學校送教上門。積極解決送教人員的工作經費。依托所在鄉鎮,利用婦聯、團員、志愿者落實送教工作,構建極重度殘疾兒童的支持保障體系。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