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陽中心學校,參加完足球訓練的王子文同學大汗淋漓,正向寢室走去,準備洗個熱水澡,換下被汗水浸濕的訓練服。“我們經常要訓練,夏天又容易出汗。現在學校有洗衣機,還有熱水器,每天都能洗個熱水澡、換干凈的衣服,很舒服,回家的時候再也不用‘灰頭土臉’的了。”
王子文是鳳陽中心學校四年級學生,相較于三年前,在校生活對他而言變化最大的,除了能洗上熱水澡、穿上干凈的衣服,還有免費提供的牛奶和葷菜。“現在每天還有牛奶喝、有雞蛋吃,菜也更營養了,吃完踢足球都更有力氣。”
過去在鳳陽中心學校,學生在冬天一個星期洗不了熱水澡,換下的衣服要周末帶回家洗,飲食上飯菜質量不高、營養不均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2019年,我市啟動實施以膳食改善行動、免費熱水淋浴和免費洗衣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小荷工程”。鳳陽中心學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同步實施“小荷工程”建設,為學生提供營養餐、免費熱水淋浴、免費洗衣房等服務,不斷改善學生飲食住宿條件。
“學校進行了‘膳食改善行動’,早上為學生提供一個雞蛋、一盒牛奶,中午兩葷兩素一個湯,晚上一個免費的葷菜,同時還實行教師陪餐制度。”在鳳陽中心學校,副校長鐘華向我們介紹了“小荷工程”的具體做法,“除了飲食方面,學校還在洗衣房配備了4臺洗衣機、在浴室安裝了熱水供應系統,免費供學生使用。”除此之外,鳳陽中心學校還開展了“文明之星”“文明寢室”“節約標兵”等評比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養成節約糧食、勤洗澡、知感恩的好習慣。
鳳陽中心學校300余名在校學生中有三分之二為周邊村的留守兒童,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懷,星期一至星期四晚上九時整,學生寢室的小喇叭會準時播放睡前故事。袁家慧今年11歲,是學校六年級的學生,每天她都期待著“小荷夜聽”的開播,當聽到有趣的故事,周末她還會打電話分享給在外務工的媽媽。“‘小荷夜聽’的故事很好聽,特別像小時候媽媽給我講故事,感覺很溫暖。”
“‘小荷夜聽’開播以后,得到了許多學生的好評。短短的20分鐘,讓同學們睡前擁有一段歡樂的時光,而且還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的啟發和知識。”鐘華介紹。“小荷工程”實施后,團市委啟動“小荷夜聽”計劃,引入“新一千零一夜——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睡前故事”公益項目,在睡前15至20分鐘播放睡前故事,陪伴他們安然入睡,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如今,“小荷工程”已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不僅改善了學生飲食住宿條件,還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鳳陽中心學校93名寄宿學生在校園里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學得安心。政府的關愛、學校的用心,撫慰了異鄉父母對孩子牽掛的心,讓更多的孩子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