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數字經濟主管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為科學規范地組織開展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工作,根據省數字經濟辦《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方案(2023年度)》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在2022年制定的《新余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辦法(試行)》基礎上,市數字經濟辦在征求各地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新余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方案(2023年度)》。
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新余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9月19日
新余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方案
(2023年度)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科學規范地組織開展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工作,按照省數字經濟辦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評價對象
全市5個縣(區)、管委會。
二、 監測評價的組織實施
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工作由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大數據中心)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參加,遵循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實施。
三、監測評價指標及權重
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設定5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市級總分值100分,縣(區)、管委會總分值各81分(部分指標無縣(區)、管委會統計口徑,縣(區)、管委會最終得分按比例折算成百分制)。
1.總量指標(8分)。主要反映各縣(區)、管委會數字經濟規模情況。此項縣(區)、管委會不計分。
2.數字產業化(28分)。主要反映各地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高成長性數字經濟企業新增數、軟件產業發展、數
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擁有量以及創新載體建設等情況。此項縣(區)、管委會分值25分。
3.產業數字化(32分)。主要反映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 電子商務發展、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建設以及數字鄉村發展等情況。此項縣(區)、管委會分值27分。
4.數字基礎設施及應用(8分)。主要反映5G網絡建設、網站IPv6支持度、“雙千兆”網絡應用等情況。此項縣(區)、管委會分值7分。
5.數字治理與工作推進(24分)。主要反映數據共享、贛服通使用、贛政通使用、智慧教育、重點工作推進以及表彰獎勵等情況。此項縣(區)、管委會分值22分。
四、監測評價方法及數據來源
(一)評價方法。指標主要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部分指標采用區間評分法等方法計分。
功效系數法。將評價指標由大到小排序,最大的計該指標分值的滿分,最小的計該指標分值的60%分數,其他的采取[(本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該指標40%分值+該指標60%分值]的公式計算得分。
區間評分法。將評價指標劃分若干等級,按照劃分標準進行評分。采用區間評分法的指標,原則上應將該指標60%分值設置為區間評分的最低分。
(二)數據來源。指標涉及的時期指標均以年為單位,為評價上一年度實際發生數;涉及的時點指標,為評價上一年年末數。指標數據均由有關市直單位負責提供。
五、 監測評價程序
按照分項計分、評價統分、結果審定三個步驟開展監測評價工作。
(一)分項計分。由負責各二級指標的責任單位根據日常掌握的工作數據,并加蓋公章于2024年2月底前報送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評價統分。按照二級指標的計分方法,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計算各評價對象的指標得分,并加總形成總得分。
(三)結果審定。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監測評價結果按程序報審后,報市委綜合考核辦。
六、 監測評價結果應用
監測評價結果應用于2023年度市縣綜合考核“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指標的考核。
附件:1.新余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2.評價指標說明
附件1
新余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
序號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單位 |
權重 |
數據來源 |
|
1 |
總量指標 (8分) |
數字經濟規模 |
— |
8 |
省信通院 |
|
2 |
數字產業化 (28分)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 |
— |
9 |
市統計局 |
|
3 |
高成長性數字經濟企業新增數 |
— |
8 |
市大數據中心 市科技局 市工信局 市統計局 市政府金融辦 |
|
|
4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 |
% |
3 |
市市場監管局 |
|
|
5 |
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增數 |
個 |
4 |
市發改委 市科技局 |
|
|
6 |
軟件產業培育 |
— |
4 |
市工信局 市大數據中心 |
|
|
7 |
產業數字化 (32分) |
工業互聯網 |
— |
10 |
市工信局 |
|
8 |
兩化融合 |
— |
11 |
市工信局 市大數據中心 |
|
|
9 |
電子商務發展 |
— |
7 |
市商務局 |
|
|
10 |
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 |
— |
2 |
市農業農村局 |
|
|
11 |
數字鄉村創新發展 |
— |
2 |
市委網信中心 |
|
|
12 |
數字基礎設 施及應用 (8分) |
5G網絡建設 |
個 |
1 |
市工信局 市通信發展辦 |
|
13 |
重點領域網站IPv6支持度 |
— |
2 |
市委網信中心 |
|
|
14 |
“雙千兆”網絡應用 |
— |
5 |
市工信局 市通信發展辦 |
|
序號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單位 |
權重 |
數據來源 |
|
15 |
數字治理與 工作推進 (24分) |
數據共享 |
— |
5 |
市大數據中心 |
|
16 |
贛服通使用 |
— |
2 |
市政務服務中心 市大數據中心 |
|
|
17 |
贛政通使用 |
— |
2 |
市政務服務辦 市大數據中心 |
|
|
18 |
智慧教育 |
— |
1 |
市教育局 |
|
|
19 |
重點工作推進 |
— |
12 |
市大數據中心 |
|
|
20 |
表彰獎勵 |
— |
2 |
市大數據中心 |
附件2
評價指標說明
1.數字經濟規模:包括數字經濟增加值(2分)、占GDP比重(3分)、增速(3分)。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縣(區)、管委會不計分。
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包括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總額(2分)、占GDP比重(4分)、增速(3分)。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
3.高成長性數字經濟企業新增數:包括新入選國家及省級數字經濟權威榜單企業數(2分)、新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數(2分)、新增省數字經濟重點企業數(1分)、新增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潛在瞪羚企業數(1分)、新增數字經濟領域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級專業化小巨人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1分)、新增數字經濟上市企業數(1分)。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
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按照增幅(3分)從高到低排序,采用區間評分法計分。縣(區)、管委會不計分。
5.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增數:包括本年度新增的省級重點實驗室(2分)、工程研究中心(2分)的數量,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獲得國家級創新平臺得2分。
6.軟件產業培育:包括產業規模(2分)和增速(2分),從
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
7.工業互聯網: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應用(3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2分)、企業上云情況(2分)、5G+工業互聯網示范數量(2分)、5G揚帆優秀案例和5G綻放杯獲獎數情況(1分)。采用區間評分法計分。其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應用,縣(區)、管委會不計分。
8.兩化融合:包括兩化融合關鍵指標(4分)、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數量(2分)、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標桿企業(3分)和智能制造標桿(2分)。采用區間評分法計分。其中,兩化融合關鍵指標包括: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數量包括: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數字化診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數量,此項縣(區)、管委會不計分。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標桿企業包括: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企業數量。智能制造標桿包括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
9. 電子商務發展:反映各地電子商務發展水平(7分),包括網絡零售額、網絡零售額增幅、規模以上網絡店鋪評價零售額、電子商務工作情況等,采取功效系數法等方法綜合匯總計分。
10.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各地新認定的省級農業物聯網基地(企業)(2分),按照縣(區)、管委會分類,根據數量采用區間評分法計分。
11.數字鄉村創新發展:各地入選省級數字鄉村優秀創新案例的數量(2分)。按照縣(區)、管委會分類和數量分別計分,采用區間評分法計分。
12.5G網絡建設:每萬人5G基站數(1分),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
13.重點領域網站IPv6支持度:按照網站IPv6支持度計分, 網站首頁通過IPv6網絡正常打開頁面比率(0.4分)、網站二級鏈接IPv6可正常訪問率(0.8分)、網站三級鏈接IPv6可正常訪問率(0.8分)。
14. “雙千兆”網絡應用:包括千兆用戶占比(1分)、 “雙 千兆"應用數量(3分)、移動物聯網用戶占本地人口比例(1 分)。從高到低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其中移動物聯網用戶占本地人口比例,縣(區)、管委會不計分。
15.數據共享:包括本地數據目錄掛接(包含數據目錄)完成率(2分)、本地數據資源及時更新率(1.5 分)、實時更新的數據資源比重(0.5分)、本地數據創新利用成效(政務數據應用試點、應用觀摩、創新大賽等活動獲獎情況)(1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
16.贛服通使用:包括查詢辦理率情況(1分)和差評整改率情況(1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
17.贛政通使用:包括高質量應用接入情況(1分)和高質量待辦使用率(1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
18.智慧教育:包括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情況(0.5分)、高質量班班通設備管理使用情況(0.5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
19.重點工作推進:包括數字經濟項目(6分)、應用場景建設(4分)和省數字經濟集聚區建設(2分)三個重點工作。其中,數字經濟項目包括: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實際投資額增長率和年度投資完成率(2分)、新基建項目實際投資額增長率和年度投資完成率(2分)、數字經濟產業招商項目實際到位金額(2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應用場景建設包括:全景江西專場發布會(1分,舉辦1次得1分,縣(區)、管委會不計分)、清單發布(1分,發布兩次得1分,縣(區)、管委會不計分)、入選優秀示范項目數量(2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省數字經濟集聚區建設包括:集聚區新增數(1分)、數字產業營收增速(1分),從高到低采用功效系數法計分。
20.表彰獎勵:數字經濟工作受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正式文件表彰1次計2分,受省委、省政府(含省委辦、省政府辦)或國家部委正式文件表彰1次計1分。得分最高不超過2分。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