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熱浪涌動,分宜縣各大景區游人如織,鈐陽湖畔笑語歡聲,洞都奇觀人流穿梭,螺螄小鎮煙火升騰。為守護這份美好旅程,分宜縣公安局創新旅游警務模式,聚焦游客“吃住行游”全鏈條,以部門聯動織密防護網,以科技賦能提升治理效能,以精細服務貫穿旅游全程,將安全保障深度融入文旅發展肌理,全力為游客營造安全、有序、舒心的旅游環境,為縣域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公安動能”。
筑牢食安防線讓游客“吃得放心”
環食藥偵大隊聯合市場監管部門組建“舌尖守護”聯合執法組,緊盯金豪財富廣場、螺螄小鎮等網紅小吃聚集區和景區餐飲單位。執法人員穿梭于香氣四溢的攤位間,不僅翻查食材溯源臺賬、緊盯后廚衛生、“明廚亮灶”,更亮出“科技利器”——便攜式食品檢測設備,對夜市攤點開展ATP微生物、農藥殘留等項目現場快檢,讓問題食品“現形即處”,累計整改食材存儲不規范、消毒記錄不全等隱患2處。
同時,力推“透明化監管”,民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督促商戶“亮證經營”,在醒目位置統一公示從業資質、食材抽檢結果及12315舉報渠道,用“陽光”倒逼規范,讓游客一目了然,放心品味“分宜味道”。
精準治理確保游客“住得踏實”
治安大隊聯合消防、衛健部門擰緊住宿“安全閥”,深入賓館、民宿,重點檢查消防設施“生命線”、安防監控“守護網”、實名登記“鐵規矩”,建立“一戶一檔”管理臺賬,實現安全隱患“精準畫像”,創新運用新余微警務APP、警民通小程序,實現問題“指尖上報”、整改“線上追蹤”,督促主體實時反饋,形成管理閉環。讓隱患無處遁形,讓游客夜宿無憂。
同時,組織住宿行業業主開展“消防演練+應急救護”實戰實訓,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場所安全“硬實力”,更顯著增強了自防自救“軟實力”,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入夢。
智慧交管保障游客“行得順暢”
面對暑期疊加縣域賽事帶來的交通壓力,交管大隊巧用大數據“導航”。依托景區車流分析、縣域賽事日程及指揮調度室監控,提前研判預警擁堵點,科學部署鐵騎等警力前置待命。在螺螄小鎮、界橋、洞都等熱門景點,采取“定點值守+動態巡控”模式,入口、停車場、岔路等固定警力疏導,實時調優信號燈配時;針對賽事周邊易違停路段,科學劃定“臨時停車區”“即停即走區”,設置清晰引導標識及崗位,引導車輛有序“錯峰”;巡邏警力在主干道高頻次巡查,快處剮蹭、拋錨等“小插曲”,以高效運轉的交通警力,確保道路“血脈”暢通。
針對夏季暴雨多發特點,聯合交通部門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對景區周邊山區道路、臨水臨崖路段“拉網式”排險,清理落石、樹枝等路障15處,增設警示標識4塊。在人流密集區,開展“一盔一帶”主題宣傳,30余場活動發放手冊8000余份,通過案例警示、互動問答,將安全“種子”播入游客心田。暑期以來,全縣涉旅交通事故“零發生”,為旅客暢游筑牢了安全屏障。
全域巡防護航游客“玩得安心”
圍繞守護游客安全的核心,分宜縣公安局安排警力開展全域巡防,既深耕運營景區的責任田,又守護野徑攀援的生態自留地。
堅持“警力跟著客流走”,實施“潮汐布警”:在人流如織處,特警看護臺、看護崗定點值守,鑄就“安全島”;在偏僻昏暗處,流動巡邏警力動態織網,“人巡+車巡”24小時不停歇。創新設置“警察小店”,將安全宣講巧妙融入游玩路線,民警以科普為主,趣味打卡為輔,打造獨特的“法治風景線”。在螺螄小鎮、洞都等大客流景區,設立景區警務站,整合景區自有監控、保安力量,密切關注景區出入口、商區等風險點,落實“1、3、5分鐘”快反機制,高效化解糾紛、尋回失物等涉旅警情,以警務圍著“煙火”轉,確保安全跟著游客走。
通過科技賦能延伸守護半徑。派出所配備的小型無人機,不僅對規范景區進行“鷹眼”空巡,更將視野投向鈐陽小屏山、冶元翡翠潭等攀登愛好者經常出沒的地方。通過搭載的空中喊話平臺,及時勸阻危險攀爬、野泳等行為,讓戶外探險多一分安全保障,也讓“有事找警察”成為游客的共識。
分宜公安將安全治理深度融入旅游服務全鏈條,既當好了游客信賴的“平安守護者”,更成為了縣域文旅經濟的“發展助推器”。如今,“警景相融”的和諧畫面,正成為分宜動人的旅游名片。
分宜公安將持續擦亮旅游警務品牌,讓警務圍著“風景”轉,用民警的“守護指數”穩穩提升游客的“滿意指數”,讓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都能在安全無憂的暢游中,深度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與脈脈溫情。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