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渝水區人和鄉布里村為試點,由市自然資源局與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聚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難題,創新推出“四個一”工作法,通過部門協同、數據共享、流程再造與服務優化,顯著提升農村產權登記效率,為深化農村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新動能。
一套機制強協同,破解部門壁壘——市區級層面沿用清理規范階段的責任體系,成立自然資源局與農業農村局牽頭的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建立政府主導、兩部門牽頭、鄉村組擔責、多部門參與、村民全動員的工作機制。村鎮層面組建鄉鎮干部+村干部+技術骨干聯合工作組,負責政策宣傳、入戶摸排等具體工作。同時開展政策和業務雙培訓,構建市級統籌、縣區落實、鎮村執行的三級聯動閉環,打破部門業務壁壘。
一個底板優基礎,避免資源浪費——以數據不重復采集、成果可直接復用為原則,將上一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清理規范數據作為延包工作底圖。試點中直接沿用上一輪農經權承包宗地923宗,數據利用率達97.3%,有效減少重復勞動,保障土地承包登記的連續性,為數據精準融合奠定基礎。
一次排查提質量,化解潛在矛盾——建立清單銷號機制,重點排查權屬爭議、地塊重疊、信息誤差三類問題,并實行三級標識處置。歷史權屬糾紛等一級問題由市級專班會商解決,邀請專家和老村干部參與調解,地類重疊等二級問題由鎮村工作組組織農戶實地指界確認,信息錯誤等三級問題由村級工作組現場修正,確保問題早發現、早化解。
一次辦理優服務,提升辦事效率——升級不動產登記系統,開發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模塊及網辦功能,將不動產登記申請書嵌入承包合同網簽系統,實現信息一鍵共享。在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專窗,配備一專多能專員,實現合同簽訂—登記申請—發證全流程現場辦,針對不同情形推行蓋章延包和換證登記分類服務,讓群眾少跑腿。
“四個一”工作法打破了以往部門各自為戰的格局,業務辦理銜接順暢,工作推進效率較以往提升60%以上,一網通辦+一站式專窗模式讓群眾辦事環節減少50%以上,部分簡單業務實現當場辦結,群眾滿意度達98%。
下一步,隨著試點經驗的全面推廣和鄉鎮系統的升級整合,農村主要產權全類型、一站式鄉鎮通辦將逐步實現,為保障農民權益、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振興筑牢產權基石,持續為優化農村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