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引發(fā)各界關注與重視
深圳、湖南、湖北等多地發(fā)布通知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一、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
新冠病毒抗體,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機體自我產(chǎn)生的免疫反應標志性物質(zhì),常見的有IgM抗體和IgG抗體。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5天左右,血清中會逐漸產(chǎn)生IgM抗體,但該抗體衰減較快,只能維持2~3周時間。檢出IgM提示最近發(fā)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
IgG抗體一般出現(xiàn)在IgM抗體之后,可在血液中維持較長時間,當機體再次感染相同病毒時,對人體起到一定的免疫保護作用。IgG抗體在感染中晚期出現(xiàn),滴度有一個持續(xù)增高的過程,并在血液循環(huán)中保持較長時間存在。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主任呂曉介紹:“IgG大概在病毒感染后的10~15天才出現(xiàn),3~4周達到一個高峰,之后緩慢下降,大部分人可持續(xù)半年或者一年以上,對人體再次感染有保護作用。”
檢測新冠病毒抗體數(shù)值,可以幫助受檢者評估自身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情況,是科學做好個人防護的參考依據(jù)。特別是對于高危人群而言,比如至今尚未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腎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老年人群體。
二、如何看懂檢查結果?
若新冠病毒IgM抗體檢測為陽性且有相關臨床癥狀,可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性診斷依據(jù),此時暫不推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若新冠病毒IgG抗體陽性,IgM抗體陰性,則提示受檢者既往感染過新冠病毒并基本恢復,或提示曾經(jīng)接種過新冠疫苗。
若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均為陽性,提示受檢者可能處于新冠病毒感染期,需要進一步排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檢者在兩周前后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也有可能導致IgG和IgM抗體陽性。
三、有沒有必要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對于有沒有必要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不同的專家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據(jù)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多位感染科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對個人來說意義不是很大,感染后是否產(chǎn)生抗體和抗體滴度的多少,都不能保證或者提示我們是絕對安全的。”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有一定意義,但抗體結果的解讀比較專業(yè)。并且,真正對自身起保護作用的是中合抗體,并不是IgM抗體和IgG抗體,且檢測要求很高,社會面檢測不現(xiàn)實。”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告訴記者。
“現(xiàn)在很多人進行抗體檢測可能是出于好奇,看看自身是否產(chǎn)生了抗體,如果有抗體是否對自己有保護作用。”李侗曾表示,“IgM抗體和IgG抗體的數(shù)值大小其實并不能指示抗體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到底有多大,因為是否被感染并不單純的由IgM抗體和IgG抗體的數(shù)值大小,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病毒是否變異等。”
四、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尿毒癥腎衰等老年患者要警惕
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尿毒癥腎衰等疾病的老年人,海南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院長寧毅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為家中老人,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檢測新冠病毒抗體數(shù)值。”
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很容易引起基礎疾病加重,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導致呼吸困難、動脈血氧飽和度低等癥狀,十分危險。
檢測家中老人體內(nèi)的新冠病毒抗體數(shù)值,可以幫助子女判斷老人是否曾經(jīng)感染過新冠病毒及目前感染階段、對新冠病毒有無免疫力以及免疫力的強弱等。
這些可以為老人的科學防護提供參考,假如檢測出來老人的新冠病毒抗體數(shù)值較低,子女等家屬應加強科學防護意識,比如提醒老人均衡飲食營養(yǎng)、保證充足休息、盡量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場合、再次接種疫苗等。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較弱,不少子女都擔心:“醫(yī)院人群密集,萬一去醫(yī)院檢查被感染了怎么辦?”
針對這個問題,寧毅表示:“目前多地疾控中心、醫(yī)院都開放了新冠病毒抗體數(shù)值檢測服務。如果子女擔心老人被感染,也可以選擇居家自測。”
供稿/饒曉君
編輯/陳東
統(tǒng)籌/饒曉君
審核/鄧勇剛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