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20年,新余市商務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外貿進出口、商貿流通、對外投資、口岸建設、項目建設、黨的建設等核心工作,深化落實“放管服”要求,突出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規范行政服務運行管理,堅持深化信息公開內容,強化政務信息公開和政務服務效率。通過廣泛宣傳、強化教育、監督檢查,保障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依法、及時、準確、有序地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商務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辦事效益。
(一)加強組織,強化保障
1.加強人員管理。2020年,根據全業務分管局領導和下屬單位人員調整情況,為保障政務服務及政務公開工作領導,我們及時調整了市商務局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領導小組人員。明確具體業務由局辦公室牽頭負責,分管局領導主抓,辦公室主任具體落實。各下屬單位明確了分管領導,各科室、下屬單位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公開工作,做好公開信息審查、信息報送、及時更新等工作。
2.落實工作安排。我局始終將政務公開及政務服務各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局黨委對政務公開和政府服務工作多次研究部署。一是明確人員,研究安排具體負責人員和每個科室、下屬單位人員,明確重點工作內容。二是及時落實“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落實政務服務標準化和“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辦事流程。三是在局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充足經費保障行政服務工作。四是加強重點領域政務公開力度,特別是做好“三公”經費、招商項目、項目經費、民生實事、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政務公開。
3.強化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培訓、教育,通過培訓,進一步明確職責、程序、公開方式和時限要求等,同時要求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妥善處理好信息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確保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穩步推進。
(二)落實工作制度,推進政務公開
1.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對涉及“三重一大”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大額資金的處理均上局黨委班子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內容及時形成《會議紀要》并按照政務公開要求,全局印發。
2.堅持項目落戶預審。嚴格按照項目預審辦法,施行項目落戶預審制 ,從產業政策、行業準入、產業布局、集約用地、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對高耗低效、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環保要求的予以否決,并按要求及時將項目預審權限下放到各縣(區)。2020年, 全年召開項目預審會37次,預審項目261個,通過項目217個,通過率83.14%。
3.堅持資金使用公開。對全局1萬元以上財政資金使用情況,按照“三重一大”事項提交班子會研究決定。包括政策招商工作經費、商務民生項目資金等。2020年共召開涉及相關經費事項會議12次。
(三)突出重點,及時公開
1.嚴格公開招租、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招租、公開采購,嚴格按程序申報、審批、采購。對全局下屬企業所屬店鋪的招租信息,按市國資委要求全部在局網站上發布公告。對須進行公開招投標采購事項在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網進行公開公示。
2.加強推進預決算公開。在市商務局門戶網上開設公開專欄,按照分步實施、逐步推進的原則,主動公開預算方案、“三公”經費預算、預算執行情況等財政信息,方便社會公眾查閱和監督。
2020年,創新公開方式,豐富公開渠道,全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51條。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公開。
1、門戶網站。開辟了政務公開窗口,公布了領導分工以及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能、政務動態、政務文件,并對工作計劃、人事任免、政策法規、招商項目建設進度等一系列重點信息進行了公開。通過新余市商務局門戶網站(www.swj.xinyu.gov.cn)發布各類政務信息438余條。
2、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同各級新聞媒體的聯系與合作,及時發布商務工作進展情況。2020年上報新余日報、廣播電臺等信息100余條;加強向上宣傳推介,共登報省級媒體信息20條。
3、新媒體。為進一步增強市商務局的影響力、提升知名度,廣泛擴大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度,充分利用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方式進行公開。并建立商貿重點項目服務、精準企業幫扶、招商工作等微信群,據不完全統計,共發轉信息557余條。
4、其他方式。2020年,報送市委辦信息科、市政府辦信息科各類信息200余條,采用136條。
2020年,我局嚴格落實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及時回應社會公眾關注熱點和回復重大輿情,解讀信息發布10條;制定完善新聞發布工作相關制度,按要求完成新聞發布會任務,對商務系統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和發布。辦理市信訪局轉來信訪事項9件,全部及時處理。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
規章 |
0 |
0 |
0 |
|
|
規范性文件 |
1 |
1 |
4 |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許可 |
3 |
0 |
7 |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16 |
減少1項 |
169 |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處罰 |
0 |
0 |
0 |
|
|
行政強制 |
0 |
0 |
0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單位:元) |
||
|
政府集中采購 |
6 |
40000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七)總計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市商務局在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方面強化組織領導、突出公開重點,豐富公開內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政務信息公開的長效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政務信息公開內容不深。主動公開工作的日常化、常態化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政務信息公開隊伍不強,還存在網站上傳文檔存在病毒被市委網信辦通報整改,信息公開工作隊伍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一是政務公開工作缺少一定的專業技術人才。隨著互聯網時代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基層嚴重缺少熟悉現代化網絡技術專業政務公開的技術人才,在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實現政務公開人才的互聯網技術、標準化管理模式。
二是公民參與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識淡薄,網上互動不夠。盡管政務公開也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但人民群眾對政務公開的認識重視不夠,對于非公開的內容界定不理解,對于依法申請公開的流程認識不到位。
針對問題,市商務局將加強培訓教育,造就一支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知識和理念的政務公開隊伍。加強服務意識、專業技能教育,造就一批政務公開的專門人才。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群眾參政議政水平,完善社會監督機制。要運用多種媒介加大政務公開的宣傳力度,讓廣大人民群眾熟悉政務公開,提高參政議政水平,進一步建立健全內外并舉的監督制約、督辦督察工作機制,將政務公開置于上級領導部門、社會各界、各新聞媒體的監督之下。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在網站收到留言14條,全部及時答復;沒有因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向申請人收取費用。通過新余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轉來投訴咨詢38條,全部及時答復。共接收市政府督查室轉來市九屆人大六次、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轉來人大代表建議4件,政協委員提案4件,做到及時分工、按時對接辦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我局辦理情況全部滿意。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