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余市文廣新旅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公眾關切,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有關要求,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全局重要的議事日程,進一步推進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局政府信息公開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通過新余市文廣新旅局門戶網,主動公開我局基本情況及各項信息和業務動態;二是通過新余文旅微信公眾號,向全社會主動公開重要的業務動態;三是通過報紙、電視臺、電臺、戶外顯示屏和辦公場所電視、展板等形式公開各類文旅服務性信息。
2020年,我局全年度在網站發布信息共計370條,涉及工作動態、財政信息公開、依申請公開、決策公開等各方面。新余文旅微信公眾號作為我局政務微信平臺,全年共推送文章250條,其中原創文章推送達190條,關注量增長的同時影響力也進一步增強。新余文化微博持續發力,成為講好我市文化旅游故事的有力媒介,全年發布微博6800余條,并常年位于江西政務微博前列。年度順利辦理完結了市人大代表的建議3條和政協委員提案16條。年度未收到省政府辦公廳政務公開工作相關通報。2020年我局于4月收到新余市麥唐十二獸酒吧服務有限公司給我局辦證窗口的錦旗,感謝市文廣新旅局審批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為該公司辦理娛樂經營許可證時辦事及時,服務周到。全年度未出現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全年度,我局無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發生。
(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我局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為確保此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從強化組織領導入手,狠抓了政府信息公開組織體系的建設。成立了網絡安全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繼勇任組長,副局長何俊秋任副組長,由各局屬單位、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為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信息宣傳科,主任由信息宣傳科負責人劉搶平擔任。結合機關實際,暢通了信息上報渠道,建立了系統信息員隊伍,設置專人負責上報,審核后由信息宣傳科統一審核、發布,為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健全體制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根據市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和規定,結合我局實際工作,制定了《新余市文廣新旅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確定了我局受理申請的機構、公開范圍和公開程序,明確了依申請公開的事項、公開對象、答復時間及方式等。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和分工,把具體責任明確到個人,并不定期進行培訓,對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工作出現問題的,將追究其責任并取消年終評先資格。
3.拓寬公開渠道,主動開展信息公開。2020年,我局堅持以新余政務服務網為主渠道,以局、門戶網站為重要載體,并通過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加強與新聞媒體宣傳合作、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政風行風熱線交流互動、政務窗口、網絡問政、“12345”熱線等方式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置辦更新辦公設備,落實了工作經費,對局機關門戶網站進行了改版升級,并對局網站進行實時維護。利用局網站、公告欄、指示牌、電話咨詢等各種方式,全面公開辦事指南、服務承諾、辦事流程、辦事結果、監督渠道等內容,及時準確公開機構職能、政策法規、人事信息、財務信息、工作動態、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等政府信息。做到動態信息及時更新、固定信息長期公開。主動改進信息公開方式,著力以文字、圖片、圖表、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通過扎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我局提高了依法行政工作透明度,實現了政務公開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開展,有效保障了公民、法人和社會組織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制定政務公開主動公開、舉報調查、年度報告、監督保障、新聞發布等制度,制定了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計劃和考評細則,為實現促進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規章 |
0 |
0 |
0 |
|
規范性文件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818 |
-527 |
291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69 |
-48 |
21 |
|
行政強制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
政府集中采購 |
18 |
98850元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不予 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無法 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 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六)其他處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七)總計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 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今年,我局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總體上運行良好,但是仍存在著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待進一步深化、拓展;信息公開形式和便民程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宣傳力度不夠大,社會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不夠了解,對于政府信息公開的參與度不高等不足。2021年,我局將針對問題,進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一)深化政務公開內容。以社會關注度高、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作為重點,進一步研究推進政府部門信息公開與網上辦事、網上互動相結合的有效措施,加強政策解讀、工作推進情況等非公文類、動態性政府信息公開的力度。進一步加強保密審查,根據政府信息公開及保密法規的要求,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扎實做好公開和不予公開兩類政府信息的界定,加強對群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不斷完善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內容,確保不發生泄密事件。
(二)加大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形式加強宣傳引導,切實擴大受眾面,提高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了解程度,引導公眾正確行使權利,避免群眾將投訴、咨詢與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混淆,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實效。
(三)加強培訓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多形式的培訓教育活動,開展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培訓課,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對信息公開的內容、流程進行統一和規范,分解細化,責任到人,嚴格落實。
(四)增設網絡評價體系,接受網民監督。通過新余文旅、新余文化、電臺互動等渠道公開新余文化和旅游行業相關服務信息,更好地為市民群眾服務。
六、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與附表
無。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