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余市公安局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引言
本年報是根據《新余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由新余市公安局編制的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全文涉及的各項統計數據時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15日,本報告將在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公布,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新余市公安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郵政編碼:3338000,電話:0790-6432566,傳真號碼:0790-6498087,電子郵件:254781341@qq.com,辦公地址:新余市賽維大道3972號。
一、概述
根據《新余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市公安局通過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市公安局政府網站、公安微博、微信、“公安熱線”咨詢電話、信訪電話、網上“在線咨詢”
、“局長信箱”等多種渠道,主動為市民提供公安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運行正常,年度總體工作概況是:
1.機構建設情況。按照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結合公安工作實際,成立了公安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局政府信息公開的安排部署、調查研究、協調指導、檢查督促、情況收集上報等日常工作。
2.基礎性工作。一是抓好了政務公開專兼職人員業務培訓。二是抓好了政務公開通報、調度工作,及時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三是抓好了信息日更新工作,確保信息的生動性。
3.其他認為需要說明的情況。2016年,我局結合公安工作實際,針對不同群眾的信息需求,更加注重對動態類信息的日常發布機制建設,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日常治安信息定期發布機制。通過網站和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定期發布本市治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總體情況及防范提示等,同時適應微博、微信時代的發展,在全市公安機關建立新余公安微博群,及時向廣大群眾發布溫馨提示、治安防范等知識。2016年微博發布信息數1000余條,微信發布信息數660余條,目前微博有粉絲8萬余人,微信粉絲5萬余人。
二是建立重大案(事)件即時發布機制。完善突發事件處置快速反應機制的要求,凡轄區發生突發事件和重要涉外案件,均在第一時間發布有關信息,公布案(事)件的真實情況和警方介入調查的進展情況,已召開新聞發布會4次。
三是建立治安防范信息重點發布機制。2016年,我局以打擊“嚴重暴力犯罪”、打擊“盜搶騙”、打擊整治“黃賭毒”、“捕狼”追逃專項行動等為重點,利用電臺、電視、報刊等媒體,走向街頭,大力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0萬余份,組織各區縣開展各類大型防范宣傳活動上百場次。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2016年,共產生各類政府信息2498條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主要類別: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35條。屬于本部門業務類信息2464條。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
我局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渠道建設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1、將政府網站作為主渠道。內容主要側重于:一是重大案事件、工作動態、信息預警等信息;二是法律法規、公安機關規范性文件、人事動態情況;三是公安機關行政審批及辦事指南、便民服務措施等。
2、將“公安熱線”、網上“在線咨詢”“局長信箱”等作為互動咨詢渠道。2016年,一是在線咨詢回復79條,局長信箱回復21條;二是“公安熱線”答復咨詢、接受舉報投訴、查詢信息、辦事指南等電話服務2000余次。
3、便民服務方面:以網上辦事大廳推廣為契機,及時做好信息主動公開,做好政策解答。
(四)及時公開新的政策法規。
我局主要通過門戶網站對公布相關政策文件法規35條。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
2016年度共受理依申請公開數量0件;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我局2016年未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收費,不存在收費及減免金額。
五、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2016年我局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行政復議、訴訟。
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我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渠道和形式與百姓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網站已經運行多年,功能不齊全。
針對我局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我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第一,加強認識,努力規范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局機關及局屬單位掌握信息匯總機制,定期更新維護,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運作。
第二,認真梳理,逐步擴大公開內容。按照最新文件要求,及時做好梳理完善,保證公開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三,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體制機制建設。將在建立和完善政務公開相關工作責任制、考評規則、獎懲機制等配套機制上下功夫,抓落實,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第四,對網站功能進行梳理,積極與市信息化中心對接,逐步完善網站各類功能。
第五,適應新媒體時代要求,發揮微博、微信在政務公開的左右。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