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會君 朱孜戈
一、新余市干線公路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
(一)新余市干線公路布局及現狀繞城
新余市,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城市,工業化率達513%,城市化率達566%。經過新余市的干線公路主要有國道G533,省道S221、S223。干線公路線路分布情況見圖4。

按照現有的干線公路路線分布,公路經過新余市的城市中心區,對城市交通出行以及居民的交通安全帶來不利,所以規劃建設一條繞城公路就迫在眉睫。
(二)新余市現狀干線公路的主要問題
目前,新余市采取干線公路繞城主要是因為新鋼物流園的影響,新鋼作為新余工業的支柱產業,每年產生大量的貨物運輸需求,物流車輛分布在新余干線公路路網中,增加了干線路網的運輸壓力,對地區內干線路網造成了一定影響。新鋼物流對新余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1.現狀采取的國省干線繞城主要利用了仰天崗大道、新欣大道、南外環、天工大道圍成的一條外環路。雖然避免干線公路從城市中心區經過,但是利用的仰天崗大道、新欣大道依舊位于城市發展的中心區域,兩邊用地性質主要是居住、商貿、教學用地,對市民的生活以及出行安全造成了較大影響。
2.通過對繞城道路的主要交叉口進行調查,得到主要道路斷面流量數據,見表1。根據道路斷面流量數據調查表可以得到,新余市繞城道路以及周邊主要干道的交通組成中貨車占比較大。現狀繞城公路雖然保護了城市中心地區不受干擾,但是鑒于新鋼位于新余市的南面,距離市區較近,需要進行大量的貨物運輸等原因,導致貨運車輛通過繞城道路分布到了城市周邊的路段中,影響了城市外圍居民生活,破壞了周邊城市道路,擾亂了城市以小型車輛為主的通行秩序,嚴重降低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增加了城市道路的養護頻率以及養護成本。

綜上所述,考慮到新鋼物流對新余市的影響以及現有路線從設計上就不符合大型物流車輛通行的因素。從遠期發展考慮,進行新余市的繞城公路規劃越發重要。
二、新余市干線公路繞城方案的思考
(一)方案的影響因素
1.新鋼的影響。
繞城公路的規劃目的是保持干線公路的交通暢通,同時為當地發展服務。新鋼是新余市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柱。通過對新鋼調研,了解到新鋼每年進出貨物總量約為3800—3900萬噸/年,其中鐵路運輸量為1900萬噸/年,公路運輸量為1900—2000萬噸/年。公路運輸部分主要通過新余市石鎮線(S221)、樟排線(G533)、新歐線(S312)三條主要進出口道路運輸,其中石鎮線約為1300萬噸/年,占公路運輸的7222%;樟排線約為150萬噸/年,占公路運輸的833%;新歐線約為250萬噸/年,占公路運輸的1389%;其余高速及其他約為100萬噸/年,占公路運輸的556%。因此,在規劃線位時需要重點考慮S221上貨運的影響。
2.新余城市布局的影響。
新余市地理位置特殊,北面有國家森林公園的影響,導致新余市的城市發展只能以東西為主,分割了新余北部規劃的高鐵新區與老城區之間的聯系。目前新余市城市的發展以老城片區、北湖片區、高新片區為主,水西片區、仙來片區尚在建設,高鐵新城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為此新余市的繞城干線公路需要起到便于過境車輛通行與建立起新余中心城區六大片區之間便捷聯系的作用。新余市的城市布局及發展見圖2。


(二)關于繞城方案的思考
規劃方案在考慮影響因素的前提下,結合干線公路繞城規劃的理論依據,新余市的干線公路繞城采用環形繞越式+內部穿越式的組合形式。對于主城區采用環形繞越式,采用路線穿過高鐵新城與城市主城區之間,建立起兩者之間的聯系,具體方案見圖3。
本方案設計優點有三方面:
1.繞城公路最大限度的放在了城市的外圍,有效的保護了城市道路,從根源上解決了城區居民出行安全隱患問題。
2.S221作為新鋼貨運進出的主要通道,本方案縮短了運輸距離約3km,節約了運輸成本,間接提高新鋼的產業效益,拉動新余市的經濟發展。
3.北線穿越了高鐵新城片區與老城區之間,搭建起了各個片區之間的便捷通道,使片區之間的溝通與物流更加便捷,有效的協調片區之間的發展。
(作者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潘會君系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