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同
閱讀是精神成長、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渠道。多年來,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全民閱讀,將推廣閱讀活動作為提高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如美國通過立法和撥款推動國民閱讀活動;英國借助基金會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日本以法律為圖書文化振興提供保障;韓國實施國民閱讀五年計劃。黨的十八大首次把全民閱讀寫進了中央決議,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出要“倡導全民閱讀”,足以表明黨和國家對閱讀的重視,“全民閱讀”已經由民間自愿行為,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崇尚閱讀,一直是新余文化的基因。近年來,我市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宣傳閱讀理念、傳遞閱讀力量、倡導閱讀生活、營造閱讀氛圍,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充實,方式不斷創新,影響日益擴大,促進了公民素質提升,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市以“4?23世界讀書日”為契機,連續十年組織開展全民閱讀宣傳月活動,舉辦圖書展銷、文化惠民、名家講座、讀書分享等系列活動,“書香新余”品牌建設不斷推進;全市共建有農家書屋406家,配備圖書6萬余冊、報刊8000余份、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4萬余張,實現了“村村有書屋”的目標;投入12億元新建了市圖書館,補充圖書6萬余冊;完成了覆蓋城鄉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實現了市、縣(區)圖書館數字圖書資源共享;我市1名農家書屋管理員獲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稱號、4個家庭被評為全國“書香之家”,全民閱讀得到《中國文化報》《江西日報》等多家媒體的持續關注和連續報道。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時,我市全民閱讀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城鎮居民的閱讀比例遠高于農村;許多人忽視閱讀對提高素養、豐富內涵的重要功能,對閱讀抱可有可無的態度;隨著手機互聯網的發展,“低頭族”隊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通過手機互聯網閱讀碎片化信息,影響了閱讀的深度,造成“淺閱讀”泛濫;閱讀的公共資源和設施布局不均衡,公共圖書館資源較少,個體實體書店集中在城區,農村幾乎沒有,城區尚未設置流動閱讀點,市圖書館藏書量難以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等。此外,應試教育造成許多學生只顧分數的提升,不舍得花時間認真閱讀,使閱讀視野狹窄化,功利性讀書不斷蔓延。
開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一件關乎全民素質、綜合實力以及未來發展的大事。針對以上問題,要進一步激發公眾閱讀熱情、培養公眾閱讀習慣、滿足公眾閱讀需求、提升公眾閱讀水平,積極倡導全民閱讀,大力建設書香新余。一是明確責任,強化保障。明確政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責任主體,將全民閱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提供公共閱讀場所,舉辦全民閱讀活動,保障公民閱讀權利等,促進閱讀推廣的持續、順利進行。建立健全全民閱讀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協調宣傳、文化、財政、教育、民政、法制等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建立和完善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組織領導和協調機制。制定全民閱讀規劃,明確開展全民閱讀的目標任務、部門分工、經費保障、重點群體、監測評估等。制定居民綜合閱讀率、人均年圖書閱讀量等閱讀指標體系及測評考核辦法,并納入經濟社會綜合考核范疇,確保上下貫通、銜接順暢、職責明確、形成合力,強化工作推動與落實。二是健全機制,狠抓推進。建立完善黨委政府倡導、專家學者指導、社會各界參與、企業媒體支持的工作機制。組織閱讀研究人員、相關專家學者等組建全市閱讀指導委員會,為全市閱讀推廣活動問診把脈,收集閱讀意見,推薦優秀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策劃配套活動,建立交流機制,推動讀書活動深入開展。設立專門的閱讀推廣機構,并扶持公益性、非贏利性閱讀推廣機構,具體組織、規劃、引導、督促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按照分類指導、階梯閱讀的要求,完善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水平讀者的推薦機制。三是完善體系,優化服務。進一步完善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投入,創新服務形式,提升服務能力。推進農家書屋等農村閱讀設施建設,強化管理,提高實效。加快流動閱讀點、社區書屋、職工書屋、報欄報亭等城區閱讀設施建設,提升全民閱讀公共服務水平。創建網絡讀書平臺,推進數字閱讀,尤其是認真研究數字閱讀新趨勢并積極推廣數字閱讀新型閱讀方式,緊跟數字閱讀的新趨勢,在堅持不懈擴大紙質圖書閱讀的同時,促進數字閱讀健康發展。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大力扶持實體書店的建設和發展。積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民閱讀活動,如鼓勵扶持民間讀書團體組織,鼓勵支持成立全民閱讀公益基金會,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閱讀服務場所,鼓勵支持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積極捐贈,組織建立全民閱讀活動兼職推廣員隊伍和基層全民閱讀活動服務站等。四是突出主題,打造品牌。突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新余’”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推動全民閱讀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開展書香農村、書香社區、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機關、書香軍營評選活動,打造全民閱讀活動品牌,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讀書活動,通過主題出版物展示展銷、主題演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讀書征文、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激勵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五是領導帶頭,示范帶動。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送書、看書、談書、說書、議書、薦書,以自身的思想理念和行為習慣喚醒公眾的閱讀意識,激發公眾的閱讀潛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推動全民閱讀深入人心。同時,加大全民閱讀活動的宣傳力度,利用平面媒體、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平臺多渠道多方位加強宣傳,鼓勵各類媒體辦好全民閱讀的專欄、專題、專版、訪談節目等,開展并加強書評、排行榜的引導和管理,使之充分發揮積極導向作用;以世界讀書日等為契機,積極策劃開展各項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擴大全民閱讀活動的影響力,引導廣大群眾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形成全民閱讀的社會風尚。六是設立基金,引導推廣。由財政出資設立市級全民閱讀基金,基金使用重點向閱讀活動開展傾斜,向貧困落后的鄉村地區傾斜,向7—18歲年齡段青少年傾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各縣(區)擴大政府文化資助和文化采購,探索向困難群體免費發放購書券,開展“文化助殘公益行動”等,重點保障貧困地區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弟、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
(作者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