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2012年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評價結果的通報
余府辦字〔2013〕78號 2013年8月14日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認真貫徹執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和《江西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開展,根據《新余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評價辦法》(余府辦字〔2013〕38號)文件要求,2013年4月8日至25日,由市公共機構節能領導小組牽頭組成5個考評組,對全市82個單位2012年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進行了考核評價。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總體來看,各公共機構能認真落實《條例》要求,加強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著力完善制度建設,努力做好節能管理、能耗統計和節能改造等工作。2012年綜合能耗較2011年下降489%,較好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指標。
1.全市初步建立了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體系。各公共機構明確了領導責任。單位一把手為本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第一責任人,承擔節能領導責任,分管領導承擔直接領導責任。確定了部門負責人和聯絡統計員從事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信息暢通、上下聯動的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體系。
2.公共機構節能各項制度逐步完善。確保了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全市公共機構能耗統計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實現了上報統計數據科學化、網絡化和規范化。
4.節能技術應用和改造力度日益加大。市本級在轄區內投資600多萬元進行了水電改造;市商務局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中心建成太陽能屋發電;市城市管理執法局進行純電動車汽車的改造等項目。各縣(區)也立足各自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節能改造,加大對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等在內的新型節能模式的探索力度,積極開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試點。
5.公共機構成員節能意識顯著增強。各單位圍繞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開展了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的系列宣傳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欄、宣傳畫等媒介廣泛宣傳節能政策和常識,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節能工作氛圍和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
1.節能工作進度不平衡。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總體開展較好,但少數單位對公共機構節能還有認識上的偏差,工作上存在著放任自流和臨時應付,只做表面文章,沒有形成長效機制;有的領導不夠重視,未能真正理解公共機構節能內涵,未能與以企業為主的節能減排工作有效區分,工作推進乏力,有的基層單位敷衍應付,節能工作收效不大。
2.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少數市直單位管理機構和人員落實不夠,存在職能代管、代而不管、協調不力、難以盡責的現象,至今沒有明確分管領導和管理科室,只簡單地指定了一名節能聯絡員。有的單位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僅安排部署到本級,沒有延伸到二級機構(鄉鎮或街道辦事處);還有的單位人員變動過于頻繁,業務不熟,導致節能工作停滯狀態。
3.配套制度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獎勵辦法尚未出臺,難以起到激勵作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在基層落實進展緩慢;另外,由于我市扶持和壯大節能專業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相關配套政策不夠完善,資金支持方式不明確,導致我市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推行難度較大;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工作進展緩慢,絕大部分單位沒有開展能源審計工作。
4.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特別是統計工作難度較大,各單位在能耗統計工作上進展不一、差別較大;有的能耗統計項目不全、口徑不一、數據不準、底數不清等問題比較突出;個別單位能耗統計數據準確率不高,數據變化異常,究其原因就是領導不夠重視,能耗統計制度落實不到位,統計員經常變動或臨時指派,不按時報送能耗統計報表或統計數據不真實,無法采用,影響全市公共機構能耗數據按時上報。
5.節能資金落實不夠到位。絕大多數單位沒有落實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專項經費、日常工作經費和節能獎勵經費,影響了節能工作進度和效果。
三、考核評價結果
經考核,按分數從高到低排名,依次為: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中級法院、市住建委、市政府辦、市機管局、市環保局、市委辦、市委政法委、市水務局、分宜縣、市紀委(監察)、市廣播電視臺、仙女湖區、市教育局、孔目江區、渝水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高新區、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委農工部、市民政局、市審計局、市公路局、市行管委、市總工會、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市委老干部局、市袁管局、市信訪局、市政協辦、市農業開發辦、新余日報社、新余學院、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檔案局、市藥監局、市人保局、市文廣新局、市林業局、市衛生局、市農業局、市委宣傳部、市接待辦、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安監局、市計生委、市委編辦、市糧食局、市成人教育中心、市供銷社、市科技局、市人大辦、市科協、市國土資源局、市委政研室、市房管局、團市委、市殘聯、市交通運輸局、市旅游局、市婦聯、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委統戰部、市規劃局、市國資委、市僑聯、市體育局、市委黨校、市工商聯、市史志辦、市精神文明辦、市外僑辦、市臺辦、市人防辦、市文聯、市紅十字會、市社聯。
各縣區、市直各單位要根據考核情況,認真總結經驗,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牢牢把握建設節約型機關這條主線,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完善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強化計量統計和監督檢查,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努力實現“十二五”的節能量化目標和管理目標,切實發揮表率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工作深入開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