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余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余府辦發〔2017〕111號 2018年1月3日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將《新余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抓緊組織實施。
新余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關于深入開展滬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的工作部署,根據《新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余市城區進出口及鐵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余府辦發〔2017〕46號),切實做好滬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現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奮戰三個月、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大變樣”的總體目標,通過對全市滬昆高鐵沿線區域開展“四拆、六清、六無”等方面集中綜合整治,達到“環境整治、景觀優美、面貌全新”的目標。
二、工作目標
按照屬地負責、上下聯動、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原則,以凈化、綠化、美化為重點,通過“拆、清、綠、改、裝、亮”等舉措,因地制宜確立建設標準和整治任務,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地對全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進行整治,切實改變滬昆高鐵沿線“臟亂差”現狀,達到目標任務要求。
三、整治范圍
滬昆高鐵途徑我市3個縣(區)7個鄉鎮(共計31個行政村、126個自然村、10474戶村民),其中分宜縣3個鄉鎮,渝水區3個鄉鎮,仙女湖區1個鄉鎮。
四、整治標準
(一)對違章建筑和有礙觀瞻的構筑物要徹底拆除,不留殘余物體;及時清運建筑垃圾,高鐵沿線兩側無違章構筑物。
(二)對違章、破損廣告要全面拆除,不留死角,不留殘余構筑物,及時清運被拆設施,杜絕隨地亂堆放。
(三)對環境衛生清理要做到“六清”“六無”。“六清”即清理生活垃圾、清理建筑垃圾、清理雜草、清理菜地、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雜物。“六無”即無生活垃圾、無建筑垃圾、無菜地、無廢品雜物、無水面漂浮物、無露天暴露垃圾池,保持房屋、院落衛生整潔。
(四)對不規范設置的晾(曬)衣架、空調外機、排煙管道、零亂的敞開式陽臺、破舊門窗、亂吊亂掛等亂象進行全面整治。
五、實施步驟
(一)制定工作實施方案。主要是對轄區內涉及的村小組及可視范圍內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安排專門的工作組逐村排查,全面掌握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的實際情況,明確具體整治范圍,完成鐵皮棚、各類違章建筑和有礙觀瞻的破舊建(構)筑物、破損廣告及各類垃圾清理等前期工作。根據對轄區內高鐵沿線全面調查摸底的實際情況和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的工作目標要求,制定本轄區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
(責任單位:分宜縣政府、渝水區政府、仙女湖區管委會;完成時限:2018年1月15日)
(二)編制整治設計方案。由市住建委牽頭負責,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滬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的設計方案(設計經費另行研究確定)。
(責任單位:市住建委,配合單位:分宜縣政府、渝水區政府、仙女湖區管委會;完成時限:2018年1月31日)
(三)集中整治階段。按照“四拆、六清、六無”的目標要求,開展集中整治工作。主要對鐵皮棚、兩違建筑、危舊房、破損廣告牌等進行集中拆除,對沿線可視范圍內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進行集中清運,對有礙觀瞻的墳墓組織遷移或植樹遮擋;集中清除占用鐵路紅線范圍內的菜地、開荒地等;對管線吊掛、不規整情況進行處理到位。
(責任單位:分宜縣政府、渝水區政府、仙女湖區管委會;完成時限:2018年2月10日)
(四)督查整改階段。由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成立督導組,開展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督查工作,對整治不到位或出現反復的情況,下達整改通知,并安排專人進行巡視,防止出現反彈。
(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農辦,配合單位:分宜縣政府、渝水區政府、仙女湖區管委會;完成時限:2018年2月15日)
(五)房相改造階段。根據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的設計方案要求,在2018年2月15日之后待召開全市動員部署會后實施。
(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分宜縣政府、渝水區政府、仙女湖區管委會)
六、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建立機制。為加強整治工作組織領導,決定成立新余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徐文泊 副市長
副組長:盧永寧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曉明 市住建委主任
成 員:李志玉 市委農工部副調研員
熊 濤 市發改委副主任
計 平 市財政局副局長
孫時勇 市文明辦副主任
陳 輝 市住建委副主任
胡裕生 市城管局副局長
謝新桂 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傅建群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
任國安 市環保局副局長
劉光富 市林業局調研員
羅忠高 鐵新區管委會主任
黃 農 分宜縣政府副縣長
曾 羽 渝水區政府副區長
黃耀霖 仙女湖區委委員、省職教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有關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任務工作目標,落實整治項目、資金、責任和標準,各負其責,抓好落實,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作用,廣泛宣傳實施滬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目的意義與要求,通過開展環境集中整治、全民義務勞動、志愿者等活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參與滬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活動,形成“部門聯動、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
(三)明確任務,分清責任。采取高鐵沿線拍攝視頻資料和調查摸底,確定各轄區的整治范圍和任務,按照整體規劃設計方案,細化整治任務,列出整治清單,明確任務數、時間表和責任人,特別是高鐵沿線可視范圍內的鐵皮棚、各類違章建筑和有礙觀瞻的破舊建(構)筑物和各類垃圾必須全部清除到位、周邊環境整治到位。
(四)四級聯動,集中攻堅。建立市、縣(區)、鎮、村四級聯動工作機制,堅持一線指揮、一線調度、一線督導,及時梳理、解決困難和問題,統籌推進,確保3個月內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五)加強督查,嚴格問責。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督查和通報制度。市滬昆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定期督查綜合整治進展情況,并及時通報督查情況,對問題整改結果進行跟蹤問效。對行動遲緩,舉措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責任人進行嚴格追責問責。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