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做強做優支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呈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效益不斷增強的工業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據統計,今年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8.8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列全省第2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132.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3.3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一位。實現利稅51.7億元,同比增長112.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12.71%,同比增長113.51%。
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2018年全市第一批共安排市重點工業項目83個,總投資44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4.7億元。1~5月累計完成投資46.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44.4%。一季度,我市納入省重點調度項目庫的項目共有116個,同比增長17.2%。億元以上項目88個,同比增長51.7%。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同比增長183.3%。項目總投資452.4億元,同比增長40.41%。一季度完成投資34.5億元,同比增長25.5%。
支柱產業發展快遞增長。深入貫徹落實新鋼30條,每月通報落實情況,截至5月份已推進落實措施18條。每月聯席會收集問題55個,解決51個。1~5月新鋼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6.8億元,同比增長23.7%。全市鋼鐵產業主營業務收入295.7億元,同比增長23.1%,完成利稅51.7億元,同比增長170.1%。制定推進鋰電三十條。呈報市委、市政府出臺《促進贛鋒雅保龍頭拉動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三十條措施》,督促各責任單位制定貫徹落實《鋰電三十條措施》配套實施辦法,制定領導小組工作規則、打造鋰電高地工作考核辦法等。督促解決鋰電產業發展及企業的有關困難或問題16個。今年1~5月,全市54家鋰電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3億元,同比增長43.68%。
產業平臺建設有序推進。已建成標準廠房面積201萬平方米,已核準的2017年度3個新建標準廠房補助項目已全面完工,預計可獲補助資金1560萬元。新建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已開工在建,上半年預計可完成主體建設15萬平方米。繼續推進12個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目前10個平臺已建成。9個平臺納入“2018新宜吉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試驗區鋼鐵產業合作論壇”推介項目。
優化服務環境穩步推行。今年以來,我市制定2018年全市精準幫扶企業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安排35個市領導、67個市直部門對接幫扶80戶工業企業。全市工業園區智慧信息平臺試運行。截至5月份,幫扶領導走訪幫扶企業21次,幫扶單位走訪幫扶企業71次,核實梳理后交辦問題96個,協調解決問題82個,幫扶單位為工業企業累計爭取資金1.85億元,解決用工缺口9743人,舉辦“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在企業實際生產中應用培訓班”,并為30余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優質優價的服務,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企業創新有效提升。推進省級技術中心和省級新產品申報、評選工作。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已有8家企業申報2018年江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省級新產品10項,推薦10項省級新產品參加2018年度江西省優秀新產品的評選,6項新產品獲“江西省優秀新產品”榮譽稱號,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助推2家企業申報2018年度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籌備承辦江西省第三屆工業設計大賽,組織四場工業設計創新推廣會進園區入企業活動,組織高新區光電信息產業園申報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9家企業申報2017年江西省企業管理創新項目。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