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特斯拉零部件的全面國產化,給配套產業鏈帶來了新機遇,以贛鋒鋰業、雅保鋰業為龍頭的新余鋰電產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2015年以來,新余氫氧化鋰出口連年翻番,新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乘用車鋰電池正極原料生產基地。
氫氧化鋰出口量穩居全國首位
9月1日上午,新余海關查檢科完成一批危險貨物及其包裝查驗。該批貨物系電池級微粉氫氧化鋰,共計240件,重108噸,計劃出口日本,供應松下公司生產特斯拉專用動力電池。查驗人員身著查驗服,佩戴防護用品,在雅保鋰業成品倉庫爬上爬下、來回穿梭,很快就完成了查驗作業。隨后,該批貨物將立刻運往上海外港碼頭裝船出運。自從海關實施預約查驗以來,企業生產完畢的貨物當天即可完成查驗,雅保鋰業出口貨物可以“零等待”發貨,實現了與國際海運船期的無縫銜接。
隨著零部件全面國產化,今年8月底前后,特斯拉的國產化將達八成,也給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帶來了新機遇。
新余氫氧化鋰產業布局早、發展快、質量高,如今其產量的六成以上出口日韓等高端動力電池市場,是全球高性能動力電池正極原料供應的最重要來源。據新余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7月,新余海關監管出口氫氧化鋰1.95萬噸、貨值12.41億元,出口量同比增長10.4%,占國際市場份額超五成,出口量穩居全國首位。
新余海關助力氫氧化鋰擴大出口
新余海關全力支持氫氧化鋰產業擴大出口,幫助新余打造全球最大鋰電池正極原料基地。
氫氧化鋰是腐蝕性極強的危險化學品,新余海關高度重視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組織業務骨干“一對一”幫扶氫氧化鋰出口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提前排除安全隱患。2020年初,新余海關在查驗一批出口韓國的氫氧化鋰時,發現企業改變了內包裝材料和方式,使用了鋁塑內袋、熱塑封口方式,但是操作工人由于經驗不足,內袋排氣不充分,存在內袋在承重時爆裂的安全隱患。遂及時告知企業,并指導企業技術人員改進排氣工藝,確保排氣符合安全運輸要求,消除了安全隱患。
為了幫助企業提升交貨效率,新余海關今年對出口危險化學品監管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和實踐。對氫氧化鋰出口企業實施分類管理,依托現場查驗和遠程視頻查驗相結合的方式對產品實施逐批檢驗,大幅壓縮查驗作業時長;實施周期抽樣檢驗、合格假定和預約查驗等制度,基本實現企業“零等待”發貨,幫助企業大幅縮短交貨周期。
同時,新余海關通過企業協調員制度,從業務咨詢、通關協調、信用培育等方面為贛鋒、雅保等氫氧化鋰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出口產品滯港、進口原料在口岸無法放行等諸多問題,保障企業快進快出。企業進口鋰輝石的平均通關時間已壓縮至不到25小時,最快不到10分鐘,出口氫氧化鋰的平均通關時間不到1小時。
記者獲悉,協調員制度也讓企業能第一時間享受到新政紅利,通過指導企業采取銀行保函和關稅保證保險擔保通關模式,幫助企業減少資金占用近1300萬元;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優惠原產地關稅減免政策,2020年以來幫助企業享受國外關稅減免4352萬元,同比增長5.6%。
新余“鋰花”鏗鏘綻放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為了加速搶占鋰電產業高地,2018年4月,我市出臺《促進贛鋒雅保龍頭拉動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三十條措施》。該政策根據鋰電產業迅猛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問題為導向,突破產業集聚、科技創新、新能源車、融資支持、急需人才、配套服務等方面瓶頸,從產業培育支持、財政金融支持、生產要素支持、發展環境支持四個部分,在招商引資、企業幫扶、龍頭培育、項目支持、產品應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了30條具體措施,力爭打通鋰材料、鋰電池、鋰動力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大力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打造全球電池級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等鋰材料高地和鋰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基地。
在向全球鋰電高地進軍的路上,新余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而有力。
——加大政策舉措扶持力度。圓滿實施《新余市鋰電、手機觸控和LED產業集群三年倍增計劃》,目前正組織實施“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三十條措施”“支持規上工業企業三十條措施”“鋰電人才十六條”“推動工業經濟大變樣實施意見”“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等政策舉措,助推鋰電產業加快發展。
——加大標準廠房推廣力度。目前,全市各園區工業地產已建成220多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對進駐標準廠房的企業補貼一半以上房租。對鋰電企業實行借資裝修凈化車間及給予裝修補助等措施,平均縮短企業投產時間8個月,較沿海地區降低租金成本80%。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引進國興鋰業、億晨新能源、凱瑞能源、炳昶電池、冠盟裝備等20余家企業的基礎上,目前正在與江蘇協鑫集團、深圳山木新能源、上海瑞逍新能源、河南天力鋰能、廣西諾方儲能等10余家公司進行密切對接。
——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強銀企對接,不斷創新融資模式;設立5000萬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活“財園通”“科貸通”,做實用好擔保金、倒貸金;積極爭取央行防疫專項貸、再貸款再貼現專項資金,市里還先后推出“復工復產擔保貸”“穩企業保就業信貸保”,眾多鋰電企業獲得有力支持。
——加快物流平臺建設。加大物流補貼,開通與深圳、中山等地的免費直通零擔物流;開創異地同城采購模式,打通南昌、長沙等地的物流通道。不斷提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重點行業物流信息平臺功能,加強平臺對外互通對接,全力打造多個物流產業集群。
——加快關鍵基礎平臺建設。圓滿實施《新余市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組建一大批相關產業公共平臺、實驗室,贛鋒鋰業、東鵬新材已參與數項國家(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
截至目前,全市現有鋰電企業60家,其中28家規上企業1-7月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今年以來,我市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推進鋰電產業項目建設。據了解,全市鋰電產業在建、擬建項目總投資超5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超25億元,主要有贛鋒、東鵬等企業鋰鹽生產項目,贛鋒、冠盟、高航、金心等企業鋰電池及生產設備項目,智鋰、億晨、路達、中盛等配套材料生產項目。
市工信局全力跟進為鋰電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一方面,積極兌現落實“鋰電30條”政策資金,通過產業調研和“仙女湖夜話”鋰電專場,幫助鋰電企業協調問題23個,已解決20個。另一方面,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擬定鋰電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制定產業“四圖”“五清單”,全面啟動鏈長制工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20年,隨著贛鋒鋰業5萬噸電池級鋰鹽及東鵬新材1.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投產后,全市鋰鹽產能將達18.5萬噸,預計占全球產能的約23%,屆時新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加工基地。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