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十二、問題三十五已整改完成,并分別通過市級、省級銷號核驗,擬按程序實施銷號。根據《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實施細則》有關要求,現將2個問題整改情況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2025年4月28日至5月14日)。
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領導小組辦公室問效電話:0791-86866651。
附件: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完成情況表
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完成情況表
|
序號 |
問題描述 |
整改目標 |
整改時限 |
整改措施 |
整改完成情況 |
|
1 |
(十二)新余市礦山開采和加工企業粉塵污染、生態破壞,群眾反映強烈。2018年督察“回頭看”期間群眾多次投訴,此次督察隨機抽查發現整改均不到位。分宜縣英歌礦業基本未進行整改,石料破碎工序無粉塵收集設施,揚塵污染嚴重,廠區空地隨意堆放大量工業廢渣,無任何“三防”措施;渝水區鵠山鄉盛旺礦業公司生產方式仍然粗放,廠區內遍地積塵,礦山開采、礦產品加工環節大量揚塵污染環境,周邊道路破損,貨車運輸塵土飛揚;興林采石場無揚塵污染治理設施,乳白色廢水直排,嚴重影響周邊村民正常生產生活。 |
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新余市21件涉礦信訪件整改到位 |
2021年底 |
1.對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新余市21件涉礦信訪件開展督查檢查,逐一推動整改落實。 2.督促盛旺礦業嚴格按照礦山開采的標準進行開采,完善抑塵降噪等污染防治設施,按照綠色礦山創建的總體要求進行生產和加工,做到達標排放。 3.對英歌礦業和興林礦業窯體、廠房及設備進行拆除清運規范處置工業廢渣。 |
1.21件涉礦信訪件投訴問題已整改到位。涉及企業已關閉拆除14家、政府收儲1家(廣耀礦業,已停產)、轉型為倉儲1家(天奕鎂源)、整改保留5家(俊宜礦業、長和信實業、蒙輝礦業、鑫天源礦業、盛旺礦業)。 2.盛旺礦業已拆除11條老舊生產線,新建廠房采用全封閉的生產線,建設了較完善的除塵系統。按照“三化、七要”要求開展廠區環境整治,其中硬化道路及地面約21800平方米,成立環保隊伍對場內衛生進行清掃,不間斷灑水降塵;修建排水溝4000余米,沉淀池2個,總容積約1480立方米,對廠區范圍雨水進行收集后再通過沉淀池排放;建設洗車平臺二座,車輛沖洗密閉運輸;廠區綠化約9萬平方米,植樹約7760余棵,建設企業文化墻約100米;建設粉塵、噪聲自動監控系統。 3.英歌礦業和興林礦業窯體、廠房及設備已完成拆除清運,已規范處置工業廢渣。 |
|
2 |
(三十五)新余市城市污水收集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問題仍然突出。新余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敷衍應對。2016年,新余市排查發現貫早江、廖家江兩處黑臭水體,但直至2020年3月才開始啟動《新余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三年攻堅戰實施方案》,總體項目工程計劃在2021年6月底完成,但截至督察時,全市217個需管網改造的小區僅完成10個,完成率4.6%。2021年4月,督察組采樣監測顯示,廖家江雨水口氨氮濃度12.3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1.3倍。 |
新余市217個小區全部完成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廖家江、貫早江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
2022年6月底 |
1.2021年底前,對廖家江、貫早江進一步排查、溯源,完善黑臭水體治理方案。 2.進一步加大排查,實現流域內的小區全覆蓋,加快施工進度,2022年6月底前完成217個小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 3.2022年6月底前,將沿路沿街公廁、垃圾中轉站、太陽城小區等污水納入市政管網,實施4個小區污水提升泵站、改建北湖支渠污水管等工程。 |
1.在對廖家江、貫早江排查溯源基礎上組織對治理方案進行了優化,增加了沿街公廁、垃圾中轉站、城中村等整治范圍。 2.共完成流域內321個小區雨污水分流改造,50個沿路沿街公廁、2個垃圾中轉站污水整治,新建19座雨污水提升泵站。2024年3月聘請第三方對項目進行管網影像檢測,共完成影像檢測262.5公里,發現缺陷問題402處已全部整改到位。2024年12月,項目工程完成了竣工驗收。 3.經整治,廖家江、貫早江水質取得好轉,消除了異味,經第三方監測單位對黑臭4項指標進行檢測,結果均達到消除黑臭標準。 |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