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在全面落實《中共江西省委辦公廳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鞏固提升經濟回穩向好態勢的若干措施》(贛辦發〔2023〕2號)的基礎上,近日,市人民政府研究推出了我市“30條”若干措施。現就《若干措施》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22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和多輪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市委、市政府靠前發力、精準施策,接續推出系列穩經濟政策措施,有力穩住經濟大盤,推動全市經濟運行回穩向好,2022年GDP增速列全省第七,為近十年來最好位次。隨著各級穩經濟系列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但是,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沖突持續,發展環境動蕩不安,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位運行,加上“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特別是市場主體困難較多,社會發展信心偏弱。
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及做好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求,在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市人民政府認真研究、統籌謀劃,對照省里政策措施及時出臺了我市《若干措施》,全力以赴解難題,真抓實干促發展,切實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社會發展信心、鞏固回穩向好態勢。
二、目標任務
《若干措施》的起草重點把握和考慮了以下三個方面目標: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全力紓困解難。在全面落實好國家、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的基礎上,針對我市當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中小微企業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省級層面現有的系列惠企紓困政策進行了全面梳理,結合我市實際,做到沒有明確執行期限的繼續實施,需要延期的能延盡延,能夠優化的予以優化。
二是堅持靠前發力,拼出強勁開局。開年經濟形勢對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乃至全年經濟走勢都具有重要影響。堅持靠前發力,聚焦首季“開門紅”立好全年經濟發展“風向標”,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重點企業滿產達產、政策措施應出盡出,重點抓好一季度集中開工的58個省大中型項目、70個市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堅持統籌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在擴內需、扶實體、增動能、穩就業等方面細化一批政策措施,圍繞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恢復、加大實體幫扶、增強產業競爭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保障改善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鞏固提升經濟回穩向好態勢,全力實現我市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三、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共包含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全面恢復、加大實體經濟幫扶力度、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七個方面內容,共提出30條措施。
四、涉及范圍
全市范圍內執行,包含各縣區。
五、執行標準
《若干措施》由新余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自2023年3月21起執行,有執行期限的按照規定期限實行。期間如遇國家和上級政策調整,以新政策為準。
六、注意事項
《若干措施》指出,現有系列惠企紓困政策,沒有明確執行期限的繼續實行,并按照不重復享受、就高原則執行,未明確獎補資金來源的由受益財政負擔。
七、關鍵詞詮釋
1.“容缺審批+承諾制”:指項目單位申請辦理審批事項時,在具備主審材料但暫時缺少可容缺報審材料(以下簡稱容缺材料)的情形下,經項目單位自愿申請、書面承諾按照規定補齊,審批部門可以先行辦理。
2.“六多合一”:是指“多規合一”“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驗合一”“多證合一”“多管合一”。
3.“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4.“一單制”服務:指圍繞降本增效,采用“一站托運、一次收費、相互認證、一單到底”服務方式,由一個承運主體通過兩種和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聯運組織,實現貨物“門到門”一體化運輸。
5.“管委會+公司”模式:即為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管委會建立專業運營公司,把原來由管委會獨自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和開發建設運營職能,轉變為由管委會和公司共同承擔。開發區發展規劃、政策制定和社會事務管理由管委會獨自承擔;而建設開發、招商引資、園區運營服務等功能則由管委會和公司共同承擔,從而逐步實現“政府+市場”的共治。重點是推動管委會的行政改革與公司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打造“小管委、大公司”的模式,推動政企分開、政企合作,充分發揮管委會的戰略引領與資源配置作用與公司的市場化運作的價值
6.“三保”:指的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
八、惠民利民舉措
1.辦好各類促進消費活動,持續擴大大宗消費,適時發放市、縣兩級政府消費券。
2.支持舉辦各類文旅消費促進活動。
3.依法全面推行市場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首違不罰”。
4.支持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加強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建設。
5.落實創業擔保政策。
解讀機關:新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解讀人:國民經濟綜合科 劉映曉
政策咨詢服務電話:0790-6441466

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078號